本科系统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001091)
前言
一.学时分配
总学时、学分:96学时,6.0学分。其中理论授课48学时,实验课48学时。
二.承担课程教学院系、教研室:
基础医学院解剖学系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三.课程性质和任务
系统解剖学systematic anatomy是按人体器官功能系统(如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感觉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阐述人体正常器官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的科学,是医学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是人体解剖学的主要分科之一。学习系统解剖学的任务在于使医学生理解和掌握人体各器官的正常形态结构特征、位置毗邻、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功能意义,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必要的形态学基础。只有在掌握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基础上,才能正确理解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发展过程,正确判断人体的正常与异常,区别生理与病理状态,从而对疾病进行正确诊断和治疗。
四.课程基本内容和要求
(一)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1.掌握人体九大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功能
2.掌握人体各器官的主要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及主要功能
3.掌握人体主要的解剖学英文名词
(二)基本技能
1.正确观察、辨认人体器官形态、构造的能力
2.正确使用解剖学术语,描述人体主要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毗邻的能力
五.必须先修习的课程:
医学生物学
六.教材及参考书:
(一)教材
柏树令主编 系统解剖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
(二)主要参考书
1.RL.Drake,W.Vogl,AWM.Mitchell Gray’s Anatomy (36 edition)
2.高英培主译 格氏解剖学 (36版)
3.郭光文、王序主编 人体解剖学彩色图谱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
(三)专业杂志
1.解剖学杂志
2.解剖学报
(四)学习网站
1.国家精品课程网站 人体解剖学:中南大学、中国医科大学、中山大学
2.http://anatomy.med.umich.edu/
七.学习内容安排
教学内容 |
理论学时 |
实验学时 |
PBL学时 |
绪论 |
1 |
|
|
运动系统 |
0 |
19 |
|
内脏学 |
13 |
6 |
|
脉管系统、内分泌系 |
10 |
6 |
|
感觉器 |
4 |
3 |
|
神经系统 |
20 |
14 |
|
总计 |
48 |
48 |
|
绪 论
一、目的和要求
1.明确人体解剖学的研究范围及其在医学中的地位
2.掌握解剖学的学习方法及正确使用解剖学术语
3.掌握人体结构正常、异常和变异的概念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人体的标准姿势,轴、面和方位术语
难点:“内”、“外”与“内侧”、“外侧”概念的区别
三、讲授内容和要点
1.解剖学的发展史、研究范围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2.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和人体的轴与面
3.人体的分部及器官系统
四、英文词汇
Human anatomy |
人体解剖学 |
Systematic anatomy |
系统解剖学 |
Regional(topographic) anatomy |
局部解剖学 |
Anatomical position |
解剖学姿势 |
Superior |
上 |
Inferior |
下 |
Anterior |
前 |
Posterior |
后 |
Internal |
内 |
External |
外 |
Middle |
中 |
Medial |
内侧 |
Lateral |
外侧 |
Superficial |
浅 |
Profound/deep |
深 |
|
|
五、思考题
1.根据人体解剖学的特点,在学习中我们应注意哪些问题?
2.举例说明“内、外”与“内侧、外侧”的区别?
运 动 系 统
第一章 骨学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骨的形态、构造、功能及分类
2.掌握躯干骨、颅骨及上、下肢骨的组成、形态、位置及主要结构
3.掌握躯干骨、颅骨及上、下肢骨的主要骨性标志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一)总论:掌握骨的形态、构造、功能及分类
(二)中轴骨骼
1.躯干骨
(1)掌握躯干骨的组成及功能
(2)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熟悉各部椎骨的特征
(3)掌握胸骨的基本结构,胸骨角的概念及意义
(4)掌握肋的构成及肋骨的基本结构
2.颅
(1)掌握颅的组成、位置
(2)掌握脑颅和面颅各骨的名称、位置
(3)掌握颅的侧面观,颅底内面观的主要形态结构;眶及骨性鼻腔的位置和结构,鼻旁窦的名称及位置、开口;前后囟的位置、闭合时间
(4)掌握颅骨的骨性标志(枕外隆凸、乳突、颧弓、眶缘、下颌角、下颌骨髁突)
(三)附肢骨骼
1.上肢骨
(1)掌握上肢骨的组成分部
(2)掌握锁骨、肩胛骨、肱骨、桡骨、尺骨的形态、位置和主要结构,熟悉手骨的分部及腕骨的排列
(3)掌握上肢骨的骨性标志(肩胛骨下角、肩峰、肩胛冈、肱骨内、外上髁、尺骨鹰嘴、桡骨茎突、尺骨茎突)
2.下肢骨
(1)掌握髋骨的形态、位置及主要结构
(2)掌握股骨、胫骨、腓骨的形态、位置及主要结构,熟悉足骨的构成及排列
(3)掌握下肢骨的骨性标志(髂嵴、髂前、后上棘、耻骨结节、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胫骨粗隆、腓骨头、内、外踝)
难点:颅底内面观的主要形态结构
三.讲授内容及要点
1.骨的分类、形态、构造;骨的化学成分及物理性质
2.躯干骨的组成、位置;椎骨的一般形态及各部椎骨的特征;胸骨及肋骨的基本结构;颅骨骨性标志。
3.上、下肢骨的组成、分部;各部骨的形态、位置、主要结构、骨性标志。
四.英文词汇
Bone |
骨 |
Long bone |
长骨 |
Short bone |
短骨 |
Flat bone |
扁骨 |
Irregular bone |
不规则骨 |
Medullary cavity |
骨髓腔 |
Articular surface |
关节面 |
Epiphysial line |
骺线 |
Compact bone |
骨密质 |
Spongy bone |
骨松质 |
Periosteum |
骨膜 |
Bone marrow |
骨髓 |
Vertebrae |
椎骨 |
Vertebral body(arch) |
椎体(弓) |
Verterbral foramen(canal) |
椎孔(管) |
Thoracic vertebrae |
胸椎 |
Cervical vertebrae |
颈椎 |
Atlas |
寰椎 |
Axis |
枢椎 |
Vertebrae prominens |
隆锥 |
Lumbar vertebrae |
腰椎 |
Sacrum(sacral bone) |
骶骨 |
Coccyx |
尾骨 |
Sternum |
胸骨 |
Sternal angle |
胸骨角 |
Ribs |
肋 |
Costal bone |
肋骨 |
Costal cartilage |
肋软骨 |
Skull |
颅 |
Frontal bone |
额骨 |
Ethmoid bone |
筛骨 |
Sphenoid bone |
蝶骨 |
Temporal bone |
颞骨 |
Occipital bone |
枕骨 |
|
|
Parietal bone |
顶骨 |
Mandible |
下颌骨 |
Hyoid bone |
舌骨 |
Vomer |
犁骨 |
Maxilla |
上颌骨 |
Palatine bone |
腭骨 |
Nasal bone |
鼻骨 |
Lacrimal bone |
泪骨 |
Inferior nasal concha |
下鼻甲 |
Zygomatic bone |
颧骨 |
fontanells |
囟 |
Suture |
缝 |
Cranial fossa |
颅窝 |
Pterion |
翼点 |
Infratemporal fossa |
颞下窝 |
Plerygopalatine fossa |
翼腭窝 |
Orbit |
眶 |
Bony nasal cavity |
骨性鼻腔 |
Clavicle |
锁骨 |
Scapula |
肩胛骨 |
Humerus |
肱骨 |
Radius |
桡骨 |
Ulna |
尺骨 |
Carpal bones |
腕骨 |
Metacarpal bones |
掌骨 |
Phalanges fingers |
指骨 |
Hip bone |
髋骨 |
Ilium |
髂骨 |
ischium |
坐骨 |
pubis |
耻骨 |
femur |
股骨 |
patella |
髌骨 |
tibia |
胫骨 |
Fibula |
腓骨 |
Tarsal bones |
跗骨 |
Metatarsal bones |
跖骨 |
Phalanges of bones |
趾骨 |
五.思考题
1.比较小儿及成人骨的理化性质的不同及其临床意义
2.颅中窝的主要结构
3.骨性鼻腔外侧壁的主要结构
4.鼻旁窦的名称、位置及开口
5.综述躯干骨、颅骨及上、下肢骨的主要骨性标志及其意义
第二章 关节学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骨连结的分类及关节在骨连结中的地位
2.关节的结构及运动形式
3.躯干骨、颅骨、上、下肢骨的连结形式,各部主要的组成、形态、结构及运动
4.掌握脊柱、骨性胸廓的组成、运动,足弓的构成及功能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
(一) 总论:掌握关节的基本结构、辅助结构和运动形式
(二) 中轴骨连结:
1. 躯干骨的连结
(1) 掌握脊柱的组成和运动,熟悉脊柱的整体观
(2) 掌握椎间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及临床意义;前、后纵韧带、黄韧带位置、特征及功能
(3) 骨性胸廓的组成、形态和运动
2. 颅骨的连结:掌握颞下颌关节的组成、结构及运动
(三) 跗肢骨连结
1. 上肢骨连结
(1) 熟悉胸锁关节的组成和结构特点、拇指腕掌关节的运动
(2) 掌握肩关节、肘关节、桡腕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
2. 下肢骨连结
(1) 熟悉骶髂关节的组成和结构特点,髋骨与骶骨之间的韧带连结及形成的孔
(2) 掌握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组成、形态、结构特点及运动
(3) 掌握骨盆的构成、分部;足弓的构成及功能意义
难点:膝关节的形态、结构特点
三.讲授内容及要点
1.骨连结的分类,直接连结的三种类型;关节的基本结构、辅助结构及运动;关节的分类
2.躯干骨的连结形式,椎间盘的形态、构造,脊柱胸部的组成及运动
3.胸锁关节、肩关节、肘关节、桡腕关节的组成、形态结构及运动
4.骨盆的构成及分部,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组成、形态结构及运动
5.足弓的构成及功能
四.英文词汇
Fibrous joint |
纤维连结 |
Cartilaginous joint |
软骨连结 |
Synostosis |
骨性结合 |
Articulation |
关节 |
Articular surface |
关节面 |
Articular capsule |
关节囊 |
Articular cavity |
关节腔 |
Ligament |
韧带 |
Articular disc(labrum) |
关节盘(唇) |
Synovial fold(bursa) |
滑膜襞(囊) |
Vertebral column |
脊柱 |
Intervertebral disc |
椎间盘 |
Thorax |
胸廓 |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
颞下颌关节 |
Sternoclavicular joint |
胸锁关节 |
Shoulder joint |
肩关节 |
Elbow joint |
肘关节 |
Radiocarpal joint |
桡腕关节 |
Intercarpal joint |
腕骨间关节 |
Carpometacarpal joint |
腕掌关节 |
Melacarpophalangeal joint |
掌指关节 |
Interphalangeal joint |
指骨间关节 |
Sacroiliac joint |
骶髂关节 |
Pubic symphysis |
耻骨联合 |
pelvis |
骨盆 |
Hip joint |
髋关节 |
Knee joint |
膝关节 |
Talocrural(ankle) joint |
距小腿(踝)关节 |
Intertarsal joint |
跗骨间关节 |
Tarsometatarsal joint |
跗跖关节 |
五.思考题
1.关节的基本构造?
2.试比较肩、髋关节形态、结构的异同?
3.膝关节的构成、特点?
4.椎间盘的形态、结构特点?
5.足弓的构成及意义?
第三章 肌学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骨胳肌的形态、结构及功能,熟悉肌群的配布原则、命名原则及辅助装置
2.掌握全身各主要肌群的配布,重要肌肉的名称、位置及作用
3.熟悉各肌群的主要肌性标志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
(一)总论:掌握肌的形态、构造、作用及其辅助装置,熟悉肌的配布原则
(二)头肌:掌握咀嚼肌的组成、位置、作用
(三)颈肌:掌握前、中斜角肌的位置、斜角肌间隙的构成,胸锁乳突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熟悉舌骨上、下肌群的名称、位置
(四)躯干肌
1.掌握斜方肌、背阔肌的起止和作用,熟悉其肌性标志
2.熟悉竖脊肌的位置、作用
3.掌握胸大肌、前锯肌、肋间内、外肌的起止、作用
4.掌握膈的位置、形态和作用
5.掌握腹前外侧肌群的层次、形态、纤维方向及作用;腹直肌鞘的构成及特点;腹股沟管的位置、构成、内容物
(五)上肢肌
1.掌握三角肌的起止和作用
2.掌握臂肌的分群、名称及运动
3.掌握前臂肌的分群,前群肌的名称、分层、排列及主要作用
4.熟悉三角肌、肱二头肌的肌性标志
(六)下肢肌
1.掌握臀大肌、髂腰肌的起止和作用
2.掌握大腿三群肌的位置,各肌群的作用;股四头肌的起止和作用
3.掌握小腿三群肌的位置,各肌群的作用;
4.熟悉下肢肌的肌性标志:臀大肌、股四头肌、半腱肌、股二头肌、小腿三头肌、髌韧带及跟腱
难点:前臂肌的分层、排列、名称及作用;肌的配布与运动轴及关节的关系,滑膜囊、腱鞘结构的辨认
三.讲授内容和要点
1.总论:肌的形态、构造、起止、配布和作用;肌的命名原则及辅助装置
2.头肌、颈肌、躯干肌、上、下肢肌的分部,各主要肌的位置及作用
3.简介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背阔肌、三角肌及下肢肌的肌性标志
4.斜角肌间隙、腹直肌鞘、腹股沟管的位置、构成及通过的结构
5.简介上、下肢重要的局部结构:腋窝、肘窝、股三角、腘窝等
四.自学内容及要点
1.肌的发生及异常
2.足肌的起止和作用
五.英文词汇
Muscle |
肌 |
Tendon |
腱 |
Muscle belly |
肌腹 |
Fascia |
筋膜 |
Synovial bursa |
滑膜囊 |
Tendinous sheath |
腱鞘 |
Masseter |
咬肌 |
Temporalis |
颞肌 |
Sternocleidomastoid |
胸锁乳突肌 |
trapezius |
斜方肌 |
Latissimus dorsi |
背阔肌 |
Pectoralis major |
胸大肌 |
Diaphragm |
膈 |
Obliquus externus abdominis |
腹外斜肌 |
Inguinal ligament |
腹股沟韧带 |
Linea alba |
白线 |
Deltoid |
三角肌 |
Biceps brachii |
肱二头肌 |
Triceps brachii |
肱三头肌 |
Brachioradialis |
肱桡肌 |
Pronator teres |
旋前圆肌 |
Gluteus maximus |
臀大肌 |
Piriformis |
梨状肌 |
Sartorius |
缝匠肌 |
Guadriceps femoris |
股四头肌 |
Adductor magnus |
大收肌 |
Triceps surae |
小腿三头肌 |
|
|
六.思考题
1.综述运动肩关节的肌肉的名称及作用
2.简述腹前外侧肌群的位置及形成的主要结构
3.腹股沟管的位置、构成及内容
4.综述运动拇指的肌肉名称及作用
内 脏 学
第四章 消化系统
一、目的和要求
1.熟悉内脏的概念及组成,内脏器官的一般形态结构
2.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消化管各部的名称、位置、形态结构,消化腺的位置和形态结构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
1.掌握胸部、腹部的标志线,掌握腹部的分区
2.掌握牙的形态结构,舌的形态结构和粘膜特征,口咽峡的构成,颏舌肌的位置和作用,口腔三大唾液腺的位置、形态及导管开口部位。
3.掌握咽的位置、分部及各部形态结构,咽的交通。食管的分部及生理狭窄的部位。
4.掌握胃的位置、分部、形态结构,贲门和幽门的体表投影。
5.掌握十二指肠的位置、分部及各部形态,空肠、回肠的位置及形态结构特点。
6.掌握大肠的位置、分部,盲肠、结肠的形态结构特点,阑尾的位置和根部的体表投影,直肠、肛管的位置和形态结构。
7.掌握肝脏的位置、形态和体表投影,胆囊的位置、形态及胆囊底的体表投影,输胆管道的组成,胆汁的产生和排出途径。
8.掌握胰腺的位置、形态和分部,胰管的开口。
难点:
1.颏舌肌作用的理解。
2.咽的整体观及交通。
3.齿状线上、下结构的辨认及临床意义。
三、讲授内容和要点
1.按照教材内容讲述内脏的概念和器官的基本形态结构,组成内脏各系统的基本功能。
2.讲述胸、腹部的体表标志线和分区。
3.讲述上、下消化道的区分,按重点要求讲述各部消化管的位置及形态结构。
4.讲述肝脏、胰腺的形态结构,胆汁的产生和排出途径。
四、英文词汇
Digestive system |
消化系统 |
Teeth |
牙 |
Oral cavity |
口腔 |
Duodeum |
十二指肠 |
Tongue |
舌 |
Longitudinal fold of duodenum |
十二指肠纵襞 |
Major salivary glands |
大唾液腺 |
Major duodenum papilla |
十二指肠大乳头 |
Pharynx |
咽 |
Small intestine |
小肠 |
Stomach |
胃 |
Jejunum |
空肠 |
Cardiac orifice |
喷门 |
Ileum |
回肠 |
Esophagus |
食管 |
Large intestine |
小肠 |
Pyloric orifice |
幽门 |
Cecum |
盲肠 |
Colon |
结肠 |
Dentate line |
齿状线 |
Vermiform appendix |
阑尾 |
Gallbladder |
胆囊 |
sigmoid colon |
乙状结肠 |
Common bile duct |
胆总管 |
Rectum |
直肠 |
Triangle of calot |
胆囊三角 |
Anal canal |
肛管 |
Pancreas |
胰 |
Anorectal line |
肛直肠线 |
Uncinate process |
钩突 |
Anus |
肛门 |
Liver |
肝 |
Common hepatic duct |
肝总管 |
|
|
五、思考题
1.胃的位置、形态及分部。
2.打开腹腔后,如何区分大肠、小肠,又怎样寻找阑尾。
3.胆汁产生于何处?又怎样排出?
第五章 呼吸系统
一、目的和要求
1. 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掌握呼吸管道和肺的位置和形态结构。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掌握鼻腔的分部及形态结构,鼻旁窦的名称位置及开口部位。
2. 掌握喉的位置、喉腔的形态结构。
3. 掌握气管的位置、结构特点。支气管左右的形态差别。
4. 掌握肺的位置、形态结构和分叶,肺根的组成。胸膜的分部,胸膜窦的名称、位置和临床意义。肺及胸膜的体表投影。
5. 掌握纵隔的位置、境界和分部。
难点
1. 前庭裂和声门裂的空间概念。弹性圆锥的形态。
2. 胸膜窦的立体概念。
三、讲授内容和要点
1.简介呼吸系的组成及其功能。
2.讲述鼻腔的区分及腔内形态结构。鼻旁窦的位置和喉的位置、形态结构。气管、支气管的形态和左右支气管的特点和临床意义。
3.讲述肺的位置、形态、肺门结构。
4.讲述胸膜、胸膜腔的概念、胸膜隐窝的位置、临床意义。
5.讲述纵隔的概念和区分。
四、参考文献网站
见前言
五、英文词汇
Respiratory system |
呼吸系统 |
Nose |
鼻 |
Paranasal sinuses |
鼻旁窦 |
Larynx |
喉 |
Trachea |
气管 |
Bronchus |
支气管 |
Lung |
肺 |
Hilum of lung |
肺门 |
Pleura |
胸膜 |
Pleural recess |
胸膜隐窝 |
Mediastinum |
纵隔 |
glottis |
声门 |
nasal septum |
鼻中隔 |
carina of trachea |
气管隆脊 |
cricoid cartilage |
环状软骨 |
conus elasticus |
弹性圆锥 |
vocal ligment |
声韧带 |
bronchial tree |
支气管树 |
bronchopulmonary segments |
支气管肺段 |
pleural carvity |
胸膜腔 |
visceral pleura |
脏胸膜 |
parietal pleura |
壁胸膜 |
cupula of pleura |
胸膜顶 |
costodiaphragmatic recess |
肋膈隐窝 |
六、思考题
1.试述喉腔的分部及其粘膜特点。
2.胸膜的分部几肺和胸膜的体表投影。
第六章 泌尿系统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掌握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的位置和形态结构。
二.重点和难点
1.掌握肾的位置、形态结构,肾蒂的组成,各结构的位置关系,肾的被膜。
2.掌握输尿管的形态、分部和狭窄部位。输尿管盆部的毗邻关系。
3.掌握膀胱的位置、形态结构、膀胱三角的位置和粘膜特点。
4.掌握女性尿道的形态特点和开口部位。男性尿道的分部,各部形态及3个狭窄、3个扩大和2个弯曲的位置。
三.讲授内容和要点
1.简介泌尿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功能。
2.讲述肾的位置、形态和剖面观的结构,肾蒂的组成及左右的异同。
3.讲述输尿管的位置、分部及狭窄部位。输尿管盆部与输精管(男性)或子宫动脉(女性)的位置关系。
4.讲述膀胱的位置、形态和膀胱三角的粘膜特点,男女尿道的结构特点,男性尿道的分部、狭窄、扩大和弯曲。
四.参考文献网站
见前言
五.英文词汇
Urinary system |
泌尿系统 |
renal pelis |
肾盂 |
kidney |
肾 |
ureter |
输尿管 |
renal calices |
肾盏 |
urinary bladder |
膀胱 |
trigone of bladder |
膀胱三角 |
interureteric fold |
输尿管间襞 |
urethra |
尿道 |
renal pedicle |
肾蒂 |
renal columns |
肾柱 |
renal cortex |
肾皮质 |
renal medulla |
肾髓质 |
renal pyramids |
肾锥体 |
renal segments |
肾段 |
fibrous capsule |
纤维囊 |
fattgrenal capsule |
脂肪囊 |
renal fascia肾筋膜 |
|
vesical urula |
膀胱垂 |
ureteric orifice |
输尿管口 |
Internal urethral orifice |
尿道内口 |
urethral ridge |
尿道嵴 |
六. 思考题
试述肾剖面观的形态结构。
第七章 男性生殖系统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男性生殖器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2.掌握男性内外生殖器的组成及各部的形态结构。
二.重点和难点
1.掌握男性生殖器的分部及各部器官名称。
2.掌握睾丸和附睾的位置和形态结构。
3.掌握输精管的形态特征、分部和行径。前列腺的位置、形态、分叶及主要毗邻。
4.掌握阴茎的分部和构成。阴茎包皮的结构特点。
5.掌握精索的位置和组成。阴囊的位置及形态结构。
三.讲授内容和要点
1.简介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内外生殖器各部的名称位置。
2.讲授睾丸、附睾的位置和形态结构。
3.讲述前列腺的位置、形态、分叶和主要毗邻。
4.讲述阴茎的形态结构。
5.讲述精索位置和组成。男性绝育原理和输精管的常用结扎部位。
四.参考书籍文献网站
见前言
五.英文词汇
Reproductin system |
生殖系统 |
scrotum |
阴囊 |
testicle |
睾丸 |
dartos coat |
肉膜 |
epididymis |
附睾 |
cremaster |
提睾肌 |
ductus deterens |
输精管 |
penis |
阴茎 |
spermatic cord |
精索 |
cavernous |
阴茎海绵体 |
seminal vesicle |
精囊腺 |
cruspenis |
阴茎脚 |
prostate |
前列腺 |
prepuce of penis |
阴茎包皮 |
ejaculatory duct |
射精管 |
frenulum of prepuce |
包皮系带 |
tunica albuginea |
白膜 |
seminal colliculus |
精阜 |
lobules of testis |
睾丸小叶 |
navicular foss |
舟状窝 |
contorted seminiferous tub ules |
精曲小管 |
subpubic currature |
耻骨下弯 |
rete testis |
睾丸网 |
prepubic curvature |
耻骨前弯 |
appendix of testis |
睾丸附件 |
|
|
六.思考题
1.精子的产生及排出途径。
2.男性绝育术原理及手术部位。
3.前列腺的位置、形态和主要毗邻。
第八章 女性生殖系统
一. 目的和要求
1. 掌握女性生殖器的组成。
2. 掌握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的位置、形态结构,女外的形态结构。
3. 掌握女性乳房的位置、形态结构。
二. 重点和难点
1. 掌握女性生殖系的分部、各部器官名称和功能。
2. 掌握卵巢的位置、形态、固定装置。输卵管的位置、分部和各部的形态结构。
3. 掌握子宫的位置、分部和固定装置。
4. 掌握阴道的位置、形态、组成和紧邻。
5. 掌握女外阴的形态结构、阴道口和尿道外口的位置。
6. 掌握女性乳房的形态结构特点。
三. 讲授的内容和要求
1. 简述女性生殖器的组成及主要功能。
2. 讲述卵巢的位置形态、固定装置,并与睾丸对比。
3. 讲述输卵管的形态、位置及分部。子宫的位置、形态和固定装置。
4. 讲述子宫的位置、分部和固定装置。
5. 简介乳房的位置、形态。会阴的概念。
四. 自学内容和要点
阴道及外生殖器自学。会阴自学。
五.参考书籍文献网站
见前言
六.英文词汇
Ovary |
卵巢 |
fundus of uterus底 |
子宫 |
Uterine tube |
输卵管 |
body of uterus |
子宫体 |
uterus |
子宫 |
neck of uterus |
子宫颈 |
broad ligment |
子宫阔韧带 |
canal of cervix of uterus |
子宫颈管 |
vagina |
阴道 |
mesovarium |
卵巢系膜 |
fornix |
阴道穹 |
mesosalpinx |
输卵管系膜 |
hymen |
处女膜 |
mesometrium |
子宫系膜 |
mamma |
乳房 |
round ligment of uterus |
子宫圆韧带 |
suspensory ligment of breast |
乳房悬韧带 |
cardinal ligment of uterus |
子宫主韧带 |
fe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
女性生殖系统 |
uterosacral ligment |
骶子宫韧带 |
isthmus of uterine |
输卵管峡 |
vulva |
女阴 |
ampulla of uterine tube |
输卵管壶腹 |
clitoris |
阴蒂 |
ovarian fimbria |
输卵管伞 |
perineum |
会阴 |
七. 思考题
1. 子宫的位置、形态及固定装置。
2. 输卵管的位置、分部和常用绝育部位。
第九章 腹膜
一. 目的和要求
掌握腹膜及其形成物。腹膜腔的概念和功能。
二.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掌握腹膜和腹膜腔的概念和功能。
2. 掌握大网膜的位置和功能,小网膜的位置和分部。网膜囊的境界和网膜孔的位置。
3. 掌握直肠膀胱陷凹和直肠子宫陷凹的位置。
4. 掌握各系膜的名称、位置和附着(小肠系膜、阑尾系膜、横结肠系膜、乙状结肠系膜)。
5. 掌握十二指肠悬韧带的位置和临床意义。
难点
1. 腹膜腔的完整性及与内脏的关系。
2. 大网膜、小网膜的构成、网膜囊的境界。
三. 讲授内容和要点
1. 讲述腹膜的概念。腹膜腔的构成。
2. 讲述腹膜转折、移行、延伸形成的大小网膜。各种系膜、韧带和凹窝等特殊结构和名称、位置和临床意义。
3. 讲述网膜囊的位置、分部、境界、交通,并平网膜孔水平断面,环行检查一周以观察网膜囊与腹膜腔的关系,以及腹膜腔的完整性。
四.参考书籍文献网站
见前言
五、英文词汇
Peritoneum |
腹膜 |
Coronary ligment |
冠状韧带 |
Peritoneal cavity |
腹膜腔 |
Retrocecal recess |
盲肠后隐窝 |
Omental bursa |
网膜囊 |
Hapatorenal recess |
肝肾隐窝 |
Greater omentum |
大网膜 |
Rectovesical pouch |
直肠膀胱陷凹 |
Hepatogastric ligament |
肝胃韧带 |
Rectouterine pouch |
直肠子宫陷凹 |
Hapatoduodenal ligment |
肝十二指肠韧带 |
Median umbilical fold |
脐正中壁 |
Mesentery |
肠系膜 |
Medial umbilical fold |
脐内侧壁 |
Mesocolon |
结肠系膜 |
Lateral umbilical fold |
脐外侧壁 |
Mesoappendix |
阑尾系膜 |
Paracolic sulci |
结肠旁沟 |
Falciform ligment of liver |
镰状韧带 |
Mesentery sinus |
肠系膜窦 |
六、思考题
1. 胃后壁穿孔时,胃内容物将流向何处。
2. 腹膜炎病人为何要求取半卧位。
脉 管 系 统
总 论
一、目的和要求
掌握心血管系的组成和功能概况,明确心血管系的学习方法。
二、重点和难点
1.掌握心血管系的组成,熟悉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形态特点
2.掌握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基本途径和特点
3.熟悉血管吻合的形式和功能意义
三、讲授内容和要点
1.心血管系的组成、机能意义及与其它系统的关系
2.心血管系各部的形态特点
3.体循环和肺循环的概念和特点
4.血管吻合的概念、形式和功能意义
四、参考书籍、文献和网站
见本大纲前言
五、英文词汇
Cardiovascular system 心血管系
Systemic circulation 体循环
Pulmonary circulation 肺循环
Vascular anastomosis 血管吻合
Collateral circulation 侧支(副)循环
六、思考题
1.什么是血管的变异和异常?二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2.如何理解心血管系和淋巴系的关系?为什么说脉管系是机体内一套密闭的管道系统?
第十章 心
一、目的和要求
全面掌握心的位置、毗邻、形态结构、传导系统、血液供应和心包,理解心的功能。
二、重点和难点
1.掌握心的位置、毗邻、外形以及心各腔的形态结构
2.掌握心壁的构造,房间隔和室间隔的形态特征以及室间隔的分部
3.掌握心的纤维骨骼、心肌的附着和纤维方向
4.掌握心传导系的概念、组成、各部的位置和机能特点
5.掌握冠状动脉的来源、行径及其分支、分布
6.掌握冠状窦的位置与开口,主要属支以及它们的行径
7.掌握心包的构成、分部,心包横窦和心包斜窦的位置及意义
三、讲授内容和要点
1.讲授内容见重点和难点
2.弄清为什么心的位置不居中
3.结合示教尸体弄清心的毗邻关系
4.在示教标本上仔细观察各心腔结构
5.房间隔和室间隔的方位,房间隔和室间隔缺损后血液内流情况
6.心的纤维骨骼的位置、构成和作用
7.心传导系的本质及其与心的支配神经的关系
8.结合示教标本仔细观察冠状动脉的行径、分支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异
四、参考书籍、文献和网站
见本大纲前言
五、自学内容和要点
1.冠状血管的侧支循环
2.心的体表投影
六、英文词汇
Cardiac apex |
心尖 |
Atrioventricular orifice |
房室口 |
Auricle of heart |
心耳 |
Fibrous skeleton |
心纤维骨架 |
Cardiac atrium |
心房 |
Coronary artery |
冠状动脉 |
Cardiac ventricle |
心室 |
Circumflex branch |
旋支 |
Interatrial septum |
房间隔 |
Sinuatrial node |
窦房结 |
Interventricular septum |
室间隔 |
Atrioventricular node |
房室结 |
Mitral valve |
二尖瓣 |
Right bundle branch |
右束支 |
Tricuspid valve |
三尖瓣 |
Purkinje fibers |
蒲肯野纤维 |
Papillary muscle |
乳头肌 |
Serous pericardium |
浆膜性心包 |
Supraventricular crest |
室上嵴 |
Fibrous pericardium |
纤维性心包 |
Septomarginal trabeculae |
隔缘肉柱 |
Transverse pericardial sinus |
心包横窦 |
Moderator band |
节制索 |
Oblique pericardial sinus |
心包斜窦 |
Conus arteriosus |
动脉圆锥 |
Anterior inferior sinus of pericardium |
心包前下窦 |
Aortic vestibule |
主动脉前庭 |
Atrioventricular orifice |
房室口 |
七、思考题
1.心传导系的本质是什么?它和心的神经有何关系?
2.房间隔膜部缺损会发生怎样的心内血液分流?
3.哪些因素可保证心内血液的定向流动?
4.窦房结、房室结区和室间隔的血液供应
5.如何理解心包对心的保护作用?
第十一章 动 脉
一、目的和要求
掌握全身各主要动脉的来源、行径、分支和分布
二、重点和难点
1.掌握肺动脉干的起始、行径和分支
2.动脉韧带的来源和位置
3.掌握升主动脉、主动脉弓的起止、位置和分支
4.掌握颈总动脉的起止、位置、行径;颈外动脉的行径、分支和分布
5.掌握主动脉小体、颈动脉小球和颈动脉窦的位置和作用
6.掌握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的起止、行径和主要分支、分布;掌浅弓和掌深弓的构成和位置
7.掌握胸主动脉的起止和行径;肋间后动脉的分布
8.掌握主动脉的起止和行径;掌握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的行径和分布
9.掌握子宫动脉的行径和分布
10.掌握髂外动脉、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的行径和分布
11.熟悉全身各主要部位出血后的压迫止血点
三、讲授内容和要点
1.结合示教标本和挂图,按头颈、上肢、胸部、腹部、盆部、下肢顺序,依次介绍全身各主要动脉的来源、行径、分支和分布。注意动脉的变异很常见,在动脉发生变异的情况下注意识别它们。
2.在介绍动脉的行径的时候注意说明在体表可扪及的动脉以及压迫它们的意义。
3.血液在流经全身的时候有两次大的分配(主动脉弓处和颈总动脉末端),注意体会主动脉弓壁内压力感受器和颈动脉窦的作用。
4.中枢神经系统的血液供应留在神经系统一并介绍。
四、参考书籍、文献和网站
见本大纲前言
五、英文词汇
Ascending aorta |
升主动脉 |
Ulnar artery |
尺动脉 |
Aortic arch |
主动脉弓 |
Superficial (deep) palmar arch |
掌浅(深)弓 |
Descending aorta |
降主动脉 |
Thoracic aorta |
胸主动脉 |
Brachiocephalic trunk |
头臂干 |
Abdominal aorta |
腹主动脉 |
Common carotid artery |
颈总动脉 |
Renal artery |
肾动脉 |
Subclavian artery |
锁骨下动 |
Coeliac trunk |
腹腔干 |
Carotid sinus |
颈动脉窦 |
Superior (inferior) mesenteric artery |
肠系膜上(下)动脉 |
Carotid glomus |
颈动脉小 |
Ileocolic artery |
回结肠动脉 |
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 |
颞浅动脉 |
Common iliac artery |
髂总动脉 |
Maxillary artery |
上颌动脉 |
Superior (inferior) gluteal artery |
臀上(下)动脉 |
Middle meningeal artery |
脑膜中动 |
Uterine artery |
子宫动脉 |
Superior thyroid artery |
甲状腺上 |
Internal pudendal artery |
阴部内动脉 |
Axillary artery |
腋动脉 |
Femoral artery |
股动脉 |
Brachial artery |
肱动脉 |
Popliteal artery |
腘动脉 |
Radial artery |
桡动脉 |
Dorsal artery of foot |
足背动脉 |
六、思考题
1.全身可扪及的动脉和主要的压迫止血点
2.甲状腺和胃的血液供应
3.子宫动脉的来源、行径、营养范围、与输尿管的关系及其特点
4.肺的血供特点
第十二章 静 脉
一、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全身的静脉,掌握浅静脉、门静脉、静脉丛在临床上的意义。
二、重点和难点
1.掌握上腔静脉的合成、行径和收集范围
2.掌握头臂静脉的的合成,静脉角的位置和意义
3.掌握颈内静脉的起止、行径、属支和收集范围
4.掌握颅内、外静脉的交通和意义
5.掌握颈外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锁骨下静脉的行径和注入部位
6.掌握奇静脉的来源、行径、注入部位和收集范围
7.掌握下腔静脉的起止、行径、属支;左右睾丸(卵巢)静脉的注入部位
8.掌握大隐静脉的起始、行径、属支。注入部位和临床意义
9.掌握门静脉的合成、行径、属支、分支、特点、以及门静脉和上、下腔静脉间的吻合途径和意义
三、讲授内容和要点
1.结合挂图先介绍静脉的解剖学特点、静脉的分类
2.结合标本和挂图依次介绍上腔静脉系和下腔静脉系
3.重点介绍浅静脉的特点,行径和临床意义
4.门静脉是本次课的重点,结合挂图和模型详细介绍门静脉的合成、行径、属支、分支、特点、门静脉和上、下腔静脉间的吻合途径和意义。
四、参考书籍、文献和网站
见本大纲前言
五、英文词汇
Sinus of dura mater |
硬脑膜窦 |
Small saphenous vein |
小隐静脉 |
Diploic vein |
板障静脉 |
Hepatic portal vein |
肝门静脉 |
Superior vena cava |
上腔静脉 |
Paraumbilical venous |
附脐静脉 |
Venous angle |
静脉角 |
Periumbilical venous rete |
脐周静脉网 |
Cephalic vein |
头静脉 |
Azygos vein |
奇静脉 |
Basilica vein |
贵要静脉 |
Pterygoid venous plexus |
翼(静脉)丛 |
Median cubital vein |
肘正中静脉 |
Greater saphenous vein |
大隐静脉 |
六、思考题
1.哪些因素促进静脉血向心流动?
2.板障静脉和硬脑膜窦有什么特点?
3.经手背静脉网静脉滴注,药物经何途径到达足部?
4.患者张某,男,65岁,血吸虫病晚期。患者近一年来经常大便带血,今晨突然呕血约400毫升,急诊入院。体检发现:血压70/120mmHg,脉搏80次/分,腹壁静脉怒张,肝未触及,B超检查发现脾肿大,重度腹水。根据已学知识分析:
(1)为何出现呕血,血从何处来?
(2)为什么经常便血?
(3)为什么腹壁静脉怒张?
(4)为什么出现脾肿大?
(5)为什么出现腹水?
并请查阅相关资料,说明对上述症状的处理意见。
第十三章 淋巴系统
一、目的和要求
弄清淋巴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关系,掌握淋巴系统的功能、机体各部淋巴回流途径和临床意义
二、重点和难点
1.掌握淋巴系的组成,各部的特点
2.掌握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的起止、行径、注入部位和收集范围
3.掌握局部淋巴结的概念和临床意义
4.掌握机体各部或各器官的淋巴注入部位
5.掌握左锁骨上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的位置、收集范围
6.掌握脾、胸腺的位置、形态和功能
三、讲授内容和要点
1.简要介绍淋巴系和心血管系的关系
2.结合挂图介绍淋巴系的组成、各部的特点,并结合注射标本观察淋巴管网。淋巴结
3.利用腹后壁标本介绍胸导管的起始、行径、收集范围和注入部位
4.结合挂图介绍机体各部的淋巴结和它们的收集范围
5.结合挂图和标本介绍胸腺和脾的位置、形态和功能
四、参考书籍、文献和网站
见本大纲前言
五、英文词汇
Lymphatic capillary |
毛细淋巴管 |
Right lymphatic duct |
右淋巴导管 |
Lymphatic vessel |
淋巴管 |
Cisterna chili |
乳糜池 |
Lymphatic trunk |
淋巴干 |
Lymphatic node |
淋巴结 |
Lymphatic duct |
淋巴导管 |
Thymus |
胸腺 |
Thoracic duct |
胸导管 |
Spleen |
脾 |
六、思考题
1.某患者右足感染发炎,请说明细菌或毒素可能经何途径播散入血。该患者经口服抗菌素后右足感染被控制,试分析抗菌素经何途径作用于患处。
2.小结乳房的淋巴回流途径。
第十四章 内分泌系统
一、目的和要求
1、了解内分泌研究的历史,对一些概念的更新有所了解。
2、了解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调节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3、熟悉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4、掌握固有内分泌系统中重要的内分泌器官的形态位置和功能。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
掌握内分泌腺的结构特点。
掌握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松果体的形态、位置和功能。
2、难点:
激素、神经递质和细胞因子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三、讲授内容和要点
1、简介内分泌系统的研究历史和进展。
介绍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调节系统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介绍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3、详细重点介绍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松果体的形态、位置、所分泌的激素和功能。
四、自学内容和要点
1、参考有关书籍和文献了解内分泌的研究历史,对一些概念的更新历程有所了解。
2、通过查阅文献和资料,了解激素、神经递质和细胞因子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五、参考书籍、文献、网站
内分泌学、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六、英文词汇
endocrine system |
内分泌系统 |
suprarenal gland |
肾上腺 |
hormone |
激素 |
pineal body |
松果体 |
cerebral hypophysis, pituitary gland |
垂体 |
pancreatic islets(langerhans) |
胰岛 |
thyroid gland |
甲状腺 |
thymus |
胸腺 |
parathyroid gland |
甲状旁腺 |
|
|
七、思考题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感 觉 器
第十五章 视 器
一、目的和要求
1、了解感觉器和感觉器官的关系、感觉器的分类。
2、熟悉视器的位置、组成和功能。
3、掌握视器的组成、形态结构和功能。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
1、掌握眼球壁的层次,各层的分部,各部的形态结构及机能。
2、掌握眼球内容物各结构的名称和功能、房水循环的途径。
3、掌握结膜的形态及分部。
4、掌握泪器的组成、位置、形态和功能。
5、掌握运动眼球和眼睑的肌肉名称、位置和作用。
6、掌握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起始、行程和分支。
7、了解眼睑的形态结构。
难点:
1、晶状体的调节。
2、上斜肌和下斜肌收缩时眼球的转动方向。
三、讲授内容和要点
1、概述感受器和感觉器的关系,介绍感受器的分类。
2、眼球:眼球壁、眼球的内容物。
眼副器:眼睑、结膜、泪器、眼球外肌、眶脂体与眶筋膜。
眼的血管和神经。
四、自学内容和要点
1、了解感受器与神经系统的关系,感受器是反射弧的一部分。
2、视网膜的形态构造、细胞层次。
3、了解眼视物的调节及最新学说。
五、参考书籍、文献、网站
中华眼科杂志
六、英文词汇
sensory organs |
感觉器 |
retina |
视网膜 |
receptor |
感受器 |
optic disc |
视神经盘 |
exteroceptor |
外感受器 |
aqueous humor |
房水 |
interoceptor |
内感受器 |
lens |
晶状体 |
proproceptor |
本体感受器 |
vitreous body |
玻璃体 |
visual organ |
视器 |
eyelids |
眼睑 |
eyeball |
眼球 |
conjunctiva |
结膜 |
cornea |
角膜 |
lacrimal apparatus |
泪器 |
sclera |
巩膜 |
lacrimal gland |
泪腺 |
iris |
虹膜 |
extraocular muscles |
眼球外肌 |
ciliary body |
睫状体 |
ophthalmic artery |
眼动脉 |
choroid |
脉络膜 |
central artery of retina |
视网膜中央动脉 |
七、思考题
1、房水的产生与循环途径。
2、泪液的产生和排出途径。
3、视近物和视远物时,睫状体如何调节视力。
第十六章 位听器
一、目的和要求
掌握前庭蜗器的组成、形态结构和功能。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
1、了解前庭蜗器的组成和各部的作用。
2、掌握外耳道的形态、位置、分部及幼儿外耳道的特点。
3、掌握鼓膜的形态、位置和分部。
4、掌握鼓室的位置、毗邻、交通和六壁上的主要结构。
5、掌握咽鼓管的位置、分部、作用及小儿咽鼓管的特点。
6、掌握乳突小房和乳突窦的位置。
7、掌握骨迷路与膜迷路的分部,各部的形态结构。
8、掌握听觉感受器和位置觉感受器的名称、位置与功能。
9、了解声波的传导途径。
难点
1、鼓室各壁的毗邻。
2、骨迷路与膜迷路二者之间的位置关系。
三、讲授内容和要点
外耳:耳廓、外耳道、鼓膜。
中耳:鼓室、咽鼓管、乳突和乳突小房。
内耳:骨迷路、膜迷路。
四、自学内容和要点
了解其他感觉器,嗅器、味器、皮肤的构造和功能。
五、参考书籍、文献、网站
中华耳鼻喉科杂志
六、英文词汇
vestibulocochlear organ |
前庭蜗器 |
bony labyrinth |
骨迷路 |
external ear |
外耳 |
vestibule |
前庭 |
auricle |
耳廓 |
bony semicircular canals |
骨半规管 |
external acoustic meatus |
外耳道 |
cochlea |
耳蜗 |
tympanic membrane |
鼓膜 |
cochlear duct |
蜗管 |
middle ear |
中耳 |
membranous labyrinth |
膜迷路 |
tympanic cavit |
鼓室 |
utricle |
椭圆囊 |
auditory ossicles |
听小骨 |
saccule |
球囊 |
auditory tube (pharyngotympanic tube) |
咽鼓管 |
semicircular ducts |
膜半规管 |
internal ear |
内耳 |
|
|
七、思考题
声波的传导途径。
神 经 系 统
第十七章 神经系总论
一、目的要求
1. 掌握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2. 熟悉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和组成。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熟悉神经系统的地位、区分和常用术语。
2. 掌握神经元的结构、神经元的分类和突触的基本构成,神经胶质细胞的概念。
3. 熟悉反射的概念和反射弧的组成。
难点
突触的结构和功能。
三、讲授内容和要点
1. 神经系的地位和作用。
2. 神经系的区分。
3. 神经系的组成: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特点,神经元的分类(形态分类和功能分类);突触;反射和反射弧。
4. 神经胶质:特点、分类和功能。
5. 神经系常用的术语。
四、自学内容
同讲授内容
五、参考书籍、文献、网站
参考书:《神经解剖学》,朱长庚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六、英文词汇
central nervous system 中枢神经系统 neuroglial cell 神经胶质细胞
gray matter 灰质 cortex 皮质
nucleus 神经核 white matter 白质
ganglion 神经节 medulla 髓质
synapse 突触 pseudounipolar neuron 假单极神经元
bipolar neuron 双极神经元 multipolar neuron 多极神经元
sensory neuron 感觉神经元 motor neuron 运动神经元
association neuron 联络神经元 interneuron 中间神经元
reflex arc 反射弧 nerve fiber 神经纤维
nerve 神经
七、思考题
1. 神经系的地位和作用。
2. 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第十八章 中枢神经系统
第一节 脊髓
一、目的要求:
1. 掌握脊髓和椎骨的节段位置关系。
2. 掌握脊髓灰白质的配布。
3. 掌握脊髓主要传导束的位置、起止和功能。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掌握脊髓的外形、位置,脊髓节段与椎骨节段的位置关系。
2. 掌握脊髓与脊神经的关系,马尾的形成。
3. 掌握脊髓灰、白质的配布及各部的名称。
4. 掌握脊髓灰质板层结构与主要功能。
5. 掌握脊髓的主要纤维束(薄束、楔束,脊髓丘脑束,皮质脊髓束)的位置、起止、功能。熟悉红核脊髓束、前庭脊髓束和顶盖脊髓束的位置、起止和功能。
6. 熟悉脊髓的功能。
难点
马尾的形成。
三、讲授内容和要点
1. 脊髓的位置、外形及与脊神经的关系。
2. 脊髓与椎骨的节段位置关系,马尾的形成。
3. 脊髓灰质的位置和区分,脊髓板层和传统核团的对应关系。
4. 脊髓白质的区分,前、后、侧索内的主要纤维束。
5. 脊髓的功能。
四、自学内容和重点
1. 同讲授内容和重点。
2. 与脊神经有关内容相联系。
五、参考书籍、文献、网站
参考书:《神经解剖学》,朱长庚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六、英文词汇
spinal cord 脊髓 central canal 中央管
substantia gelatinosa 胶状质 anterior white commisure 白质前连合
fasciculus gracilis 薄束 fasciculus cuneatus 楔束
spinothalamic tract 脊髓丘脑束 corticospinal tract 皮质脊髓束
posterior horn (column) 后角(柱) nucleus proprius 后角固有核
lateral horn (column) 侧角(柱) anterior horn (column) 前角(柱)
intermediate zone 中间带 layers of Rexed Rexed板层
conus meduldaris 脊髓圆锥 filum terminale 终丝
cervical enlargement 颈膨大 lumbrosacral enlargement 腰骶膨大
cauola equina 马尾 anterior median fissure 前正中裂
posterior median sulcus 后正中沟 anterolateral sulcus 前外侧沟
posterolateral sulcus 后外侧沟 nucleus thoracicus 胸核
Renshaw cell 闰绍细胞 intermediolateral nucleus 中间外侧核
Intermediomedial nucleus 中间内侧核 posteromarginal nucleus 后角边缘核
Anterior funiculus 前索 lateral funiculus 侧索
Posterior funiculus 后索 fasciculus proprius 固有束
七、思考题(PBL)
某高空作业工人不慎跌下,脊椎损伤送医院检查发现:左下肢不能随意运动(痉挛性瘫痪),腱反射亢进,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丧失,右侧脐平面以下半身的皮肤痛温觉丧失(脐平面受第10胸神经支配),诊断为椎骨骨折合并脊髓损伤,试分析:
1. 脊髓损伤部位(节段)。
2. 哪一个椎骨骨折?
3. 解释上述症状及体征的原因。
第二节 脑干
一、目的要求
1. 了解脑干内部构造的组成及特点。
2. 掌握脑神经核机能柱的位置、组成及与各脑神经的关系。
3. 熟悉非脑神经核的位置和功能。
4. 掌握脑干内主要上、下行纤维束的位置和功能。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掌握脑各部的区分,脑干的组成和外形的重要结构(延髓:锥体,橄榄,锥体交叉;脑桥:基底部,脑桥臂;中脑:大脑脚,上丘,下丘,脚间窝)。
2. 掌握第四脑室的位置、构成和交通。
3. 了解脑干内部构造的组成(灰、白质)及特点。
4. 掌握脑神经核机能柱的位置、组成、性质及与各脑神经的关系。
5. 熟悉脑干内主要非脑神经核的名称(薄、楔束核,下橄榄核,脑桥核,上橄榄核,红核,黑质,上丘核,下丘核)、位置和功能。
6. 掌握脑干内主要上行纤维束(内侧丘系、外侧丘系、脊髓丘系、三叉丘系)和下行纤维束(皮质核束、皮质脊髓束)的位置、起止和功能。熟悉红核脊髓束、顶盖脊髓束、前庭脊髓束、内侧纵束的位置和功能。
7. 了解脑干网状结构的位置、组成和功能。
难点
1. 内侧纵束的纤维联系。
2. 脑干网状结构的联系和功能。
3. 脑神经核机能柱中特殊躯体感觉和特殊内脏感觉和特殊内脏运动的理解。
三、讲授内容和要求
1. 脑的位置、区分和脑干的组成。
2. 脑干的外形及表面的重要结构。
3. 第四脑室的位置、组成。第四脑室顶的结构。菱形窝的构成和主要结构。第四脑室的交通。
4. 脑干内部构造的组成及特点。
(1)灰白质交错。
(2)中央管敞开为第四脑室。
(3)脑神经核位于第四脑室底和中脑中央灰质腹侧,并排列成6个机能柱(7种成分)。
(4)网状结构发达。
(5)脑干各部的区分及代表平面:延髓的锥体交叉平面,内侧丘系交叉平面和橄榄平面;脑桥的基底部和被盖部;中脑的顶盖、中央灰质和大脑脚。
5.脑干的灰质
(1)脑神经核机能柱的位置、性质和排列。
(2)上述各机能柱与脑神经的联系。
(3)非脑神经核的名称、位置、纤维联系和功能。
6.脑干的白质
(1)短的纤维联系:核间联系及反射。
(2)长的上行纤维束:内侧丘系、外侧丘系、三叉丘系、脊髓丘系。
长的下行纤维束:锥体束(皮质核束和皮质脊髓束),红核脊髓束、前庭脊髓束、顶盖脊髓束、内侧纵束。
7、网状结构:定义、特点(发生古老、联系广泛、结构弥散),功能:上行激活系统及下行激活和抑制系统,调节躯体和内脏运动,醒觉(包括痛觉)与睡眠。
四、自学内容
1、同讲授内容
2、与脊髓内容及有关脑神经相联系
五、参考书籍、文献、网站
参考书:《神经解剖学》,朱长庚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六、英文词汇
brain stem 脑干 medulla oblongata 延髓
pons 脑桥 midbrain 中脑
pyramid 锥体 pyramidal decussation 锥体交叉
rhombiod fossa 菱形窝 fourth ventricle 第四脑室
substantia nigra 黑质 red nucleus 红核
mesencephalic aqucduct 中脑水管 cuneate nucleus 楔束核
gracile nucleus 薄束核 lateral lemniscus 外侧丘系
medial lemniscus 内侧丘系 inferior olivary nucleus 下橄榄核
olive 橄榄 nucleus of solitary tract 孤束核
reticular formation 网状结构 bulbopontine sulcus 延髓脑桥沟
basilar sulcus 基底沟 cerebral peduncle 大脑脚
gracile tubercle 薄束结节 cuneate tubercle 楔束结节
superior colliculus 上丘 Inferior colliculus 下丘
brachium of superior colliculus 上丘臂 brachium of inferior colliculus 下丘臂
striae medullaris 髓纹 median sulcus 正中沟
sulcus limitans 界沟 lateral recess 外侧隐窝
medial eminence 内侧隆起 facial colliculus 面神经丘
vestibular area 前庭区 acoustic tubercle 听结节
locus ceruleus 蓝斑 hypoglossal teiangle 舌下神经三角
vagal triangle 迷走神经三角 area postrema 最后区
superior medullary velum 上髓帆 interior medullary velum 下髓帆
tela choroidea of fourth ventricle 第四脑室脉络组织
choroid plexus of fourth ventricle 第四脑室脉络丛
median aperture 正中孔 lateral aperture 外侧孔
internal strueture 内部构造 tegmentum of pons 脑桥被盖部
tectum of midbrain 中脑顶盖 pretectal area 顶盖前区
central grey matter 中央灰质 nucleus of oculomotor nerve 动眼神经核
nucleus of trochlear nerve 滑车神经核 nucleus of abducent nerve 展神经核
nucleus of hypoglossal nerve 舌下神经核
motor nucleus of trigeminal nerve 三叉神经运动核
nucleus ambiguous 面神经核 nucleus of accessory nerve 疑核
nucleus of accessory nerve 副神经核
mesencephalic nucleus of trigeminal nerve 三叉神经中脑核
crus cerebri 大脑脚底 pontine nucleus of trigeminal nerve三叉神经脑桥核
spinal nucleus of trigeminalnerve 三叉神经脊束核 vestibular nuclei 前庭神经核
cochlear nuclei 蜗神经核 accessory nucleus of oclomotor nerve动眼神经副核
superior Salivatory nucleus 上泌诞核 inferior Salivatory nucleus 下泌诞核
dorsal nucleus of vagus nerve 迷走神经背核 pontine nuclei 脑桥核
superior olivary nucleus 上橄榄核 nucleus ceruleus 蓝斑核
trigeminothalamic tract 三叉丘脑束(三叉丘系) trapezoid body 斜方体
solitary tract 孤束 pyramidal tract 锥体束
corticonuclear tract 皮质核束 medial longitudinal fasciculus 内侧纵束
tectospinal 顶盖脊髓束 rubrospinal 红核脊髓束
七、思考题(PBL)
某病人发烧头痛数天后,右眼睑下垂,说话不清楚,逐渐出现吞咽困难和声音嘶哑,进而出现上、下肢无力,最后左侧上、下肢不能动。检查发现:右侧瞳孔>左侧(左侧正常),右眼不能外展,右口角下垂,歪向左上方,伸舌时舌尖偏向右侧,左半身痛、温觉丧失,左上、下肢痉挛性瘫痪,腱反射亢进,右额纹消失。
试分析:
(1)病变在何处?
(2)上述异常表现和体征的原因。
第三节 间脑
一、目的要求
1、掌握间脑的位置、分部、第三脑室的交通。
2、掌握背侧丘脑特异性中继核团的组成和纤维联系。
3、熟悉下丘脑的主要核团的纤维联系和功能概况。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
1、掌握间脑的位置和分部。
2、掌握第三脑室的位置和交通。
3、掌握背侧丘脑特异性中继核团的组成和纤维联系及功能。
4、掌握后丘脑的纤维联系和功能。
5、掌握下丘脑的位置、主要核团的纤维联系和功能概况。
6、了解上丘脑和底丘脑的功能。
难点
1、间脑的空间位置关系。
2、下丘脑的纤维联系。
三、讲授内容和要点
1、位置与分部。
2、第三脑室的位置与交通。
3、背侧丘脑
(1)分部:以内髓板分为前核、内侧核、外侧核;外侧核又分背侧部和腹侧部,腹侧部分为腹前核,腹外侧核和腹后核。
(2)核团和纤维联系
①网状结构的核团:包括中线核、板内核和网状核(上行激活作用)
②联络性核团:包括前核、内侧核和外侧核的背侧部(信息整合)
③特异性中继核团
a、腹前核和腹外侧核:接受小脑齿状核和纹状体的纤维;发出纤维至大脑皮质躯体运动区。
b、腹后内侧核:接受三叉丘系和孤束核的味觉纤维;发出纤维经内囊至中央后回下部
c、腹后外侧核:接受脊髓丘系和内侧丘系的纤维;发出纤维经内囊至中央后回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背侧丘脑的功能:头部、躯干、四肢躯体感觉的最后中继站。
4、后丘脑
内则膝状体:接受来自下丘臂的听觉纤维,发出纤维经内囊的听辐射至颞横回(听觉中枢)。
外侧膝状体:接受视束的纤维,发出纤维经内囊的视辐射至纹区(视觉中枢)
5、上丘脑(松果体):为神经内分泌转换器,分泌褪黑素。成人松果体钙化,为颅内结构的定位标志。
6、底丘脑:为锥体外系的组成部分。
7、下丘脑:
(1)位置和分区:视前区(交叉上核),视上区(视上核、室旁核),结节区(弓状核),乳头体区(乳头体核)。
(2)纤维联系:
①与边缘系:前脑内侧束
隔区 下丘脑 中脑被盖
②与脑干、脊髓
背侧纵束→脑干和脊髓内脏运动核
乳头被盖束→中脑被盖
③与背侧丘脑:乳头丘脑束→丘脑前核
④与垂体:通过下丘脑垂体束(室旁垂体束、视上垂体束)、结节漏斗束和接触脑脊液神经元→垂体后叶及前叶
(3)功能
神经内分泌中心
内脏活动皮质下中枢(体温、摄食、水盐平衡、生长、生殖)
情绪行为(参与边缘系)
调节昼夜节律、生物钟(视交叉上核)
四、自学内容
1、讲授内容
2、脑干的有关内容
五、参考书籍、文献、网站
参考书:《神经解剖学》,朱长庚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六、英文词汇
diencephalons 间脑 third ventricle 第三脑室
pineal body 松果体 dorsal thalamus 背侧丘脑
epithalamus 上丘脑 subthalamus 底丘脑
hypothalamus 下丘脑 hypothalamic sulcus 下丘脑沟
hypothalamohypophyseal tract 下丘脑垂体束 medial forebrain bundle 前脑内侧束
internal medullary lamina 内髓板 metathalamus 后丘脑
medial geniculate body 内侧膝状体 lateral geniculate body 外侧膝状体
ventral anterior nucleus 腹前核 ventral lateral nucleus 腹外侧核
ventral posterior nucleus 腹后核 ventral posteromedial nucleus腹后外侧核
ventral posteromedial nucleus 腹后内侧核 optic chiasma 视交叉
optic tract 视束 tuber cinereum 灰结节
infundibulum 漏斗 hypophysis 垂体
mamaillary body 乳状体 paraventricular nucleus 室旁核
supraoptic nucleus 视上核 infundibular nucleus 漏斗核
mamillary nucleus 乳头体核 tuberoinfundibular tract 结节漏斗束
七、思考题
下丘脑通过哪些途径实现其功能?
第四节 小脑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小脑的位置、外形及灰、白质配布。
2、掌握小脑的分叶、纤维联系和功能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
1、掌握小脑的位置、外形及灰、白质配布。
2、掌握小脑的形态学分叶,小脑扁桃体的位置和临床意义。
3、掌握小脑的纤维联系及功能。
4、了解小脑皮质的细胞构筑的特点。
难点
小脑的细胞构筑特点和纤维联系
三、讲授内容和要点
1、小脑的位置、形态分叶,小脑扁桃体及其临床意义。
2、小脑的内部构造。
(1)灰白质的配布。
(2)小脑皮质的分层,小脑核,小脑内部的纤维联系
(3)小脑三对脚及其与小脑外部的纤维联系
(4)小脑的功能:
前庭小脑(古小脑):维持平衡
脊髓小脑(旧小脑):维持肌张力
大脑小脑(新小脑):运动协调
四、自学内容
1、讲授内容
2、与脑干及背侧丘脑纤维联系的有关内容
五、参考书籍、文献、网站
参考书:《神经解剖学》,朱长庚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六、英文词汇
cerebellum 小脑 vermis 小脑吲
cerebellar hemisphere 小脑半球 primary fissure 原裂
tonsil of cerebellum 小脑扁桃体 flocculonodular lobe 绒球小结叶
anterior lobe 前叶 posterior lobe 后叶
archicerebellum 原小脑(古小脑) paleocerebellum旧小脑
neocerebellum 新小脑 cerebellar cortex 小脑皮质
molecular layer 分子层 piriform cell layer 梨状细胞层
granular layer 颗粒细胞层 mossy fiber 苔藓纤维
climbing fiber 攀缘纤维 cerebellar rucclei 小脑核
dentate nucleus 齿状核 emboliform nucleus 栓状核
globose nucleus 球状核 fastigial nucleus 顶核
superior cerebellar peduncle 小脑上脚 brachium conjunctivum 结合臂
middle cerebellar peduncle 小脑中脚 brachium pontis 脑桥臂
inferior cerebellar peduncle 小脑下脚
七、思考题
如何从种系发生的观点理解小脑的分叶、纤维联系和功能?
第五节 端脑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大脑半球的形态、分叶、沟回和重点的机能定位。
2、掌握基底核的组成和功能。
3、掌握侧脑室的位置、分部和交通。
4、掌握第一躯体运动区和感觉区的管理、投射特点。
5、掌握内囊的位置、分部、各部交通和纤维束及损伤表现。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
1、掌握大脑半球的位置、形态、分叶及重要的沟回。
2、掌握侧脑室的位置、分部和交通。
3、了解大脑皮质的分层和细胞构筑特点。
4、掌握大脑皮质的结构分区和机能定位:第一躯体感觉区,第一躯体运动区,视觉区,听觉区及各语言中枢的位置及损伤后的表现。了解“优势半球”的概念。
5、掌握第一躯体感觉区和第一躯体运动区的管理、投射特点。
6、掌握基底神经核的位置、组成,新旧纹状体的组成与功能。
7、掌握内囊的位置、分部、各部通过的纤维束及损伤后的表现。
8、熟悉大脑白质的联络纤维、连合纤维和投射纤维。
9、了解边缘系的组成和功能
难点
1、大脑半球沟、回的辨认。
2、边缘叶的概念
三、讲授内容和要点
1、大脑半球的外形、分叶、沟回。
2、侧脑室的位置、分部和交通。
3、大脑皮质的分层和细胞构筑特点。
4、皮质的结构分区和机能定位及损伤表现,第一躯体运动区和感觉区的管理,投射特点,“优势半球”的概念。
5、基底神经核的位置、组成和功能
6、大脑白质的组成:联络纤维、连合纤维和投射纤维,内囊的位置、分部、各部通过的纤维束及损伤表现。
7、边缘系的位置、组成和功能概况。
四、自学内容
1、讲授内容
2、复习以往各章节的有关内容
五、参考书籍、文献、网站
参考书:《神经解剖学》,朱长庚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六、英文词汇
telencephalon 端脑 cerebral cortex 大脑皮质
central culcus 中央沟 precentral gyrus 中央前回
corpus callosum 胼胝体 caudate nucleus 尾状核
corpus straitum 纹状体 internal capsule 内囊
lateral ventricle 侧脑室 cerebraum 大脑
cerebral longitudinal fissure 大脑纵裂 cerebral transverse fissure 大脑横裂
lateral sulcus 外侧沟 parietooccipital sulcus 顶枕沟
preoccipital incisure 枕前切迹 forntal lobe 额叶
parietal lobe 顶叶 occipital lobe 枕叶
temporal lobe 颞叶 insular lobe 岛叶
postcentral gyrus 中央后回 supramarginal gyrus 缘上回
angular gyrus 角回 transverse temoral gyrus 颞横回
cingulated gyrus 扣带回 paracentral lobule 中央旁小叶
calcarine sulcus 距状沟 parahippocampal gyrus 海马旁回
uncus 钩 hippocampal formation 海马结构
hippocampus 海马 dentate gyrus 齿状回
lamina terminalis 终板 olfactory bulb 嗅球
interventricular foramen 室间孔 basal nuclei 基底核
lentiform nucleus 豆状核 putamen 壳
globus palliclus苍白球 neostriatum 新纹状体
paleostriatum 旧纹状体 amygdaloid body 杏仁体
primary somatosensory area 第一躯体感觉区 primary motor area 第一躯体运动区
visual area 视区 auditory area 听区
language areas 语言区 auditory speech area 听觉性语言区
visual speech area 视觉性语言区 motor speech area 运动性语言区
writing area 书写中枢 limbic lobe 边缘叶
limbic system 边缘系 association fibers 联络纤维
commissural fibers 连合纤维 projection fibers 投射纤维
anterior commissure 前连合 fornix 穹窿
commissure of fornix 穹窿连合 acoustic radiation 听辐射
optic radiation 视辐射
七、思考题
举例说明大脑皮质各机能定位区和语言区之间的联系?
第十九章 周围神经系
总论
一、目的和要求
掌握周围神经系统的概念及其区分,神经节的种类及其性质。熟悉周围神经的结构。
二、重点和难点
1. 掌握周围神经系统的概念及其区分
2. 掌握神经节的种类及其性质。
三、讲授内容和要点
1.周围神经系统的概念及其区分,
2.神经节的种类及其性质
四、自学内容和要点
周围神经的结构,神经纤维溃变及其区分。
五、英文词汇
Peripheral nervous sestem 周围神经系统
cranial nerves 脑神经
spinal nerves 脊神经
somatic nerves 躯体神经
visceral nerves 内脏神经
afferent nerves 传入神经
efferent nerves 传出神经
autonomic nerves system 自主神经系统
vegetative nervous system 植物神经系统
六、思考题
1. 周围神经系统的区分
2. 神经节的种类及其性质。
. 3. 神经纤维溃变和再生的特点
脊神经
一、目的和要求
掌握脊神经的组成、区分、纤维成分和分支,颈丛、臂丛、腰丛、骶丛的组成、位置和主要分支分布,胸神经前支在胸腹壁的行径、分布概况及其皮支分布的节段性。熟悉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腋神经、胸长神经、胸背神经、坐骨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损伤后的主要表现。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掌握脊神经的组成、区分、纤维成分和分支。
2. 掌握颈丛的组成、位置、颈丛浅支穿出的部位。
3. 掌握膈神经的组成、行径及分布。
4. 掌握臂丛的组成、位置及主要分支 (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肌皮神经、腋神经、胸长神经、胸背神经) 分布。
5. 掌握胸神经前支在胸腹壁的分布概况及其皮支分布的节段性。
6. 掌握腰丛的组成、位置及主要分支 (股神经、闭孔神经) 分布。
7. 掌握骶丛的组成、位置及主要分支 (阴部神经、坐骨神经及其分支胫神经和腓总神经)分布。
难点
1.脊神经的组成、纤维成分
2.胸神经前支在胸腹壁的行径、分布概况及其皮支分布的特点。
三、讲授内容和要点
以上重点和难点内容
四、自学内容和要点
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腋神经、胸长神经、胸背神经、坐骨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损伤后的主要表现。
五、英语单词
spinal nerves ['spainl nE:vs] 脊神经
cervical plexus ['sE:vikEl pleksEs] 颈丛
brachial plexus ['breikjEl pleksEs] 臂丛
median nerve ['mi:djEn nE:v] 正中神经
ulner nerve ['QlnE nE:v] 尺神经
intercostal nerve [intE'kRstl nE:v] 肋间神经
femoral nerve ['femErEl nE:v] 股神经
sciatic nerve [sai: ætic nE:v] 坐骨神经
common peroneal nerve ['kRmEn perEuniEl nE:v] 腓总神经
tibial nerve [tibiEl nE:v] 胫神经
caoda equine 马尾
long thoracic nerv 胸长神经
thoracodorsal nerv 胸背神经
axillary nerv 腋神经
六、思考题
1.试述手部皮肤的神经支配,并绘以简图表示之。
2.试分析:桡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受损后,各出现的主要表现(运动及感觉障碍)。
3.某患者右足不能背屈、足尖下垂、足内翻,同时伴有小腿外侧面、足背和趾背的皮肤感觉丧失,试分析是什么神经受损?为什么出现这些症状?
4.某病人不能伸直左侧的小腿。经检查发现左股四头肌萎缩,膝跳反射消失,左侧小腿内侧及足内侧缘皮肤感觉障碍。试分析可能是什么神经受损。为何出现上述症状?
脑神经
一、目的和要求
掌握脑神经的名称、性质、附脑部位、进出颅部位、纤维成分及主要分支分布。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掌握脑神经的名称、性质、附脑部位、进出颅部位、纤维成分及分布概况。
2. 掌握嗅、视和前庭蜗神经的构成和行程。
3 掌握动眼、滑车、外展神经的纤维成分、主要行程和分布。
4. 掌握副神经、舌下神经的主要行程和支配范围。
5. 掌握三叉神经的纤维成分,半月神经节的位置,三大支的主要行程及在头面部的感觉分布区。
6. 掌握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的纤维成分、行程、主要分支分布,左右喉返神经的行程与分布。
难点
1. 翼腭神经节、下颌下神经节、耳神经节的位置、性质及节后纤维分布。
2. 鼓索的行程及内含的两种不同纤维和分布。
3. 三叉神经分支和舌咽神经在标本上的辨认。
4. 脑神经的纤维成分与脑干相应核团的关系。
5. 副神经的组成(脑根与脊髓根)
三、讲授内容和要点
1. 脑神经的名称、性质、附脑部位、进出颅部位、纤维成分及分布概况。
2.12对脑神经的纤维成分、主要分支分布。
四、自学内容和要点
各脑神经损伤后的主要表现。
五、英文词汇
cranial nerve ['kreiniEl nE:v] 脑神经
olfactory nerve [Cl'fAktEri nE:v] 嗅神经
optic nerve ['Rptik n[:v] 视神经
oculomotor nerve [CkjulEu'mEut[ nE:v] 动眼神经
trochlear nerve ['trCkliE n[:v] 滑车神经
abducent nerve [Ab'dju:snt nE:v] 展神经
vestibulocochlear nerve [vestibju:lEk'RkliE nE:v] 前庭蜗神经
accesory nerve [Ak'sesEri nE:v] 副神经
hypoglossal nerve [7haipEu'glCsl nE:v] 舌下神经
trigeminal nerve [trai'dVeminl nE:v] 三叉神经
facial nerve ['feiFEl nE:v] 面神经
trigeminal ganglion [trai'dVeminEl 'gANgliEn] 三叉神经节
glossorpharyngeal nerve ['glRsEu7fArin'dVi:El nE:v] 舌咽神经
vagus nerve ['veigEs nE:v] 迷走神经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ri'kQrEnt lArin'dViEl nE:v] 喉返神经
superior laryngeal nerve [sju: 'piEriE lArin'dViEl nE:v] 喉上神经
chorda tympani ['kR:dE 'timpEni] 鼓索
pterygopalatine ganglion ['pterigE'pAlEtain 'gANgliEn] 翼腭神经节
六、思考题
1. 经海绵窦的脑神经有哪些?损伤后出现何症状?
2. 试述舌的神经支配。
3. 综述进出眶的脑神经及其分布。
4. 因中耳炎并发的面神经损伤与腮腺肿瘤并发的面神经损伤其症状有何异同?
内脏神经
一、目的和要求
掌握内脏神经的概念和内脏运动神经的区分,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的区别,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得主要区别。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掌握内脏神经的概念和内脏运动神经的区分。
2. 掌握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节前、节后纤维的概念。
3. 掌握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部位,交感干的位置、组成和分部,各椎前节和椎旁节的位置,
4. 掌握交感神经节节前纤维的来源,颈、胸、腰、骶神经节节后纤维的分布概况。
5. 掌握内脏大、小神经、腰内脏神经的起源和联系,椎前神经节节后纤维的概况。
6. 掌握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和节后神经元的位置。节前纤维的来源和节后纤维的去向。
7. 掌握主要内脏神经丛(腹腔丛、盆丛)的位置和分布。
8. 掌握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区别。
难点
交感神经节(椎旁、椎前节)的节前纤维来源和节后纤维的分布。
三、讲授内容和要点
1. 内脏神经的概念和内脏运动神经的区分。
2. 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节前、节后纤维的概念。
3. 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部位,交感干的位置、组成和分部,各椎前节和椎旁节的位置,
4. 交感神经节节前纤维的来源,颈、胸、腰、骶神经节节后纤维的分布概况。
5. 内脏大、小神经、腰内脏神经的起源和联系,椎前神经节节后纤维的概况。
6. 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和节后神经元的位置。节前纤维的来源和节后纤维的去向。
四、自学内容和要点
1. 主要内脏神经丛(腹腔丛、盆丛)的位置和分布。
2.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区别。
3.内脏感觉神经的特点和主要传导途径。
五、英文词汇
sympathetic trunk [simp['θetik trQŋk] 交感干
greater splanchnic nerve ['greit[ 'splAŋknik n[:v] 内脏大神经
celiac plexus ['si:liæk 'pleks[s] 腹腔丛
cardiac plexus ['ka:diæk 'pleks[s] 心丛
preganglionic neuron ['pri:ֽgæNgli'Rnik 'nju[rRn] 节前神经元
postganglionic neuron [ֽp[ustgAgli'Rnik 'nju[rRn] 节后神经元
六、思考题
1. 内脏运动神经有何特点?
2. 于颈根部行交感神经封闭,常出现Horner’s综合症,表现为瞳孔缩小,面部潮红、发热、眼睑下垂及面部和上肢皮肤干燥感等,应如何解释?
3. 上、下肢的交感神经通过什么途径到达?
第二十章 传导路
一、目的和要求
掌握头面部和躯干、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及精细触觉传导路的组成,视觉、听觉传导通路的组成。锥体束的组成、行径、及对运动核的支配情况。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掌握躯干、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及精细触觉传导路的组成,各级神经元胞体所在部位以及在大脑皮质的投影区。
2. 掌握头面部和躯干四肢痛温觉及粗触觉、压觉传导路的组成。(各级神经元胞体所在部位以及在大脑皮质的投影区。)
3. 掌握视觉传导通路的组成。(各级神经元胞体所在部位及纤维的行径和大脑皮质的投射区。) 瞳孔对光反射的径路。
4. 掌握听觉传导通路的组成。(各级神经元胞体的部位及在大脑的投射区。)
5. 熟悉运动传导通路中,上、下运动神经元管理的基本情况,躯体运动传导通路的组成
6. 掌握锥体束的组成、行径、交叉及对运动核的支配情况。
7. 了解锥体外系的组成及机能概况。
难点
1.理解交叉前和交叉后损伤的不同表现。
2.视野与视网膜投射的对应关系,视觉传导径路不同部位的损伤和表现,瞳孔对光反射直接和间接反射概念及损伤传入或传出径路后的变化。
3.核上瘫与核下瘫不同表现的形态学基础。
三、讲授内容和要点
讲授内容同重点内容
四、自学内容和要点
同讲授内容
五、英文词汇
neural pathway ['nju[r[l 'pa:Wwei] 神经通路
pyramidal system [pi'rAmid[l 'sist[m] 锥体系
extrapyramidal system [ekstr[pi'rAmid[l 'sist[m] 锥体外系
central radiation of thalamus 丘脑中央辐射
optic radiation 视辐射
striatic cortex 纹区
auditory pathway 听觉传导通路
equilibrium pathway 平衡觉传导通路
六、思考题
王先生,男,52岁。1小时前,王先生的汽车中途出现故障,他在下车修理汽车时,突然感到剧烈 头痛,恶心呕吐,随即倒地,不省人事,大、小便失禁。有高血压病史。体检:体温37℃,脉搏60次/分,血压(180/110mmHg),呼吸12次/分。通过检查注意到王先生 神志不清,口角歪向左侧,右侧鼻唇沟消失,口角下垂并有唾液流出。右侧上、下肌张力增强,深反射: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Hoffmans、Babinski 征阳性。初步诊断为:右侧半身中枢性瘫痪(脑溢血)。
病人清醒后检查发现右上、下肢痉挛性瘫痪,腱反射亢进,吐舌时偏向右侧,无萎缩。右侧眼裂以下面瘫。右半身位置觉、振动觉和两点辨别性触觉全部丧失,温度觉和痛觉消失。瞳孔对光反射正常,但患者两眼视野右侧半缺损。
试分析:
1. 病变部位在何处?
2. 什么动脉的病变?
4. 为什么右半身痛温觉消失?
5. 为什么右上、下肢痉挛性瘫痪,肌张力增强,左膝跳反射亢进,左跖反射阳性?
6. 为什么右口角下垂和右侧鼻唇沟消失,伸舌时舌尖偏向左侧?
7. 为什么两眼右半视野偏盲;瞳孔对光反射(直接及间接)存在
第二十一章 脑、脊髓被膜、血管、脑脊液、脑屏障
一、目的和要求
掌握脑和脊髓被膜的形态特征及其形成的结构,脑动脉的来源、分支分布,脑脊液的产生和循环途径。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掌握脑和脊髓三层被膜的形态特征及其形成的结构(大脑镰、小脑幕、齿状韧带、蛛网膜颗粒和硬脑膜静脉窦)蛛网膜下腔和硬膜外腔的位置及内容物。
2. 掌握海绵窦的位置、穿行结构和交通。
3. 掌握小脑延髓池和终池的位置及临床意义。
4. 掌握颈内动脉、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行径和主要分支(大脑前、中、后动脉及小脑下后动脉)的分支。
5. 掌握大脑动脉环的组成、位置和意义。
6. 掌握脊髓动脉的来源、血液供应概况,了解脊髓危险区的概况。
7. 掌握脑脊液的产生和循环途径。
8. 了解脑屏障的概念、组成及意义。
难点
1. 海绵窦的位置和交通的理解及穿行结构的辨认。
2. 齿状韧带和蛛网膜颗粒的辨认。
三、讲授内容和要点
1. 脑和脊髓三层被膜的形态特征及其形成的结构(大脑镰、小脑幕、齿状韧带、蛛网膜颗粒和硬脑膜静脉窦)蛛网膜下腔和硬膜外腔的位置及内容物。
2. 海绵窦的位置、穿行结构和交通。
3. 小脑延髓池和终池的位置及临床意义。
4 脊髓动脉的来源、血液供应概况,脊髓危险区的概况。
5. 脑脊液的产生和循环途径。
6. 脑屏障的概念、组成及意义。
四、自学内容和要点
1. 颈内动脉、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行径和主要分支(大脑前、中、后动脉及小脑下后动脉)的分支。
2. 大脑动脉环的组成、位置和意义。
五、英文词汇
cerebral dura mater [' seribr[l 'dju[r[l 'meit[] 硬脑膜
arachnoid mater [['rAknRid 'meit[] 蛛网膜
pia mater ['pai[ 'meit[] 软膜
subarachnoid space [ֽsQb['rAknRid speis] 蛛网膜下隙
choroid plexus ['kR:rR id 'pleks[s] 脉络丛
cerebrospinal fluid [ֽseribr[u'spainl 'flu:id] 脑脊液
sinuses of dura mater ['sain[siz [v 'dju[r[l 'meit[] 硬脑膜窦
superior sagital sinus [sju:'pi[ri[ 'sAdVitl 'sain[s] 上矢状窦
inferior sagital sinus [in'fi[ri[ 'sAdVitl 'sain[s] 下矢状窦
carvenous sinus ['ka:v[n[s 'sain[s] 海绵窦
cerebral falx ['seribr[l fAlks] 大脑镰
tentorium of cerebellum ['tent[ri[m [v seri'bel[m] 小脑幕
interventricular foramen [ֽint['ventrikjul[ f['reimen] 室间孔
confluence of sinuses ['kRnflu[ns [v 'sain[siz] 窦汇
六、思考题
某患者头部右侧颞区受损伤后两小时左右突然昏倒,送医院检查发现,右侧瞳孔先缩小后散大,直接、间接对光反射均消失,右眼睑下垂,左上、下肢不能活动,膝跳反射亢进,足跖反射阳性,诊断为硬膜外血肿并发小脑幕裂孔疝。试分析:
①损伤了什么血管?该血管起于何处,经何处入颅?
②为何会出现上述症状,并逐一解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