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新闻聚焦
首页  -  热点新闻  -  新闻聚焦  -  正文
基础医学院本科生学术年会暨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及一带一路国际竞赛校赛圆满落幕

作者:陈曦、晏汉姣 时间:2025-04-30 点击量:

4月27日中午,伴随着全场热烈的掌声和获奖学生的欢呼声,2025年基础医学院本科生学术年会暨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简称“医创赛”,原全国大学生基础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及“一带一路”国际竞赛华中科技大学校赛在同济医学院落下帷幕。同济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基础医学院党委书记秦选斌,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黄超,基础医学院院领导史岸冰、郑芳、王芳、王维民、田德生参加了颁奖典礼。

全国“医创赛”由高等学校大学生医学创新竞赛委员会主办,已经举办了十届,由基础医学院选派的参赛队伍在该项赛事第一至十届比赛全国总榜单中获得了3个全国第一,即报名团队数第一、金银奖获奖率第一、指导教师(TOP20)入选数第一。与往届相比,本届比赛将原中医药赛道拓展为药学中医药学赛道,交叉学科赛道除了医工、医理结合还新增了医文结合研究。

本次年会暨全国“医创赛”基础临床、药学中医药学、交叉学科、“一带一路”国际竞赛4个赛道的校赛,由基础医学院和基础医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办,设立了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125个项目报名参加校赛,收到参赛海报40余份。4月23~24到26~27日的学术盛宴汇聚了来自2018~2024级7个年级,中国、马来西亚、印度、斯里兰卡、伊朗、菲律宾等12个国家,包括医学12个专业及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共21个专业的464名中外学生,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学子锐意创新的蓬勃朝气。指导老师116人154人次,分别来自医学院7个院系、电子信息与通信学院、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共10个院系。

4月23日-24日两天预赛,选拔了36个项目进入4月26日的决赛。本次年会设立了特等奖17个、一等奖27个、二等奖27个、三等奖30个。17个特等奖作品被推荐参加全国大赛复赛,其中基础临床赛道8个、药学中医药学、交叉学科、国际竞赛赛道9个,获得复赛一等奖的项目才能进入全国“医创赛”决赛,向最高的金奖冲刺。年会还评选了3个类别单项奖,包括优秀学术奖、优秀风采奖、优秀团队合作奖,每个单项奖各12个。评选出10个优秀壁报,并在二号教学楼一楼大厅展示,供师生观摩学习。

三天的比赛完全按照全国大赛的组织和评审规则进行,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基础医学院27名教授、2名副教授共29位教师35人次担任现场答辩评委,2名副教授担任壁报评委,2位教师担任监督委员。答辩分学生汇报和评委提问两个环节。参赛团队在有限时间内要充分展示出扎实的理论基础、科学的创新思维、严谨的科研态度。评委从内容、汇报和团队合作方面提问和评价。

4月27日中午举行了颁奖典礼,由实验教学中心杨方老师主持。典礼现场播放了师生风采暖场视频。基础医学院史岸冰院长致欢迎辞,以平日生活中常见的农家乐蔬果采摘做类比,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本科生参加科研实践的意义,并表态学院将继续面向本科生充分开放学术资源,助力同学们成长为新时代英才。

阮林浩作为指导老师代表发言,肯定了参赛团队们付出的努力与成就,结合自己在国外的工作经历,鼓励大家要注重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敢于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不断在尝试和失败中逐渐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科学家。

在激昂的音乐中,学院党政领导、评审专家给优秀壁报奖、优秀学术奖、优秀风采奖、优秀团队合作奖、一等奖、特等奖获得者现场颁发了证书。

基础医学院副院长王芳做年会总结。她指出本次年会的各项数据总分体现了学科交叉、团队交叉和项目交叉,比赛结果是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对为年会完满成功举办的团队老师表示感谢,勉励项目团队在复赛中再获佳绩。

基础医学院党委书记秦选斌最后讲话,强调新时代大学生要有使命担当,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充分利用好本科生学术年会这个创新平台;提醒教师们要继续对学生倾囊相助,帮助学生扣好创新路上的第一粒扣子;勉励学子们认真备赛,赛出水平和风格,勇立潮头,在今后求学路上要有敢为人先的胆识、追求卓越的意识,和严谨求实的作风,为民族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做挺膺担当的奋斗者。

本次年会会务组团队以服务师生为宗旨,确保了比赛公平、公正,学校网络与信息化办公室教育数字化中心为大赛提供了技术保障。基础医学院本科生学术年会已经成为了学校和学院的大学生科技节特色品牌活动,未来将继续保持开放的姿态,为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化建设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助力。(文:陈曦、晏汉姣;图:林传友、周泽斌)

学院地址: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航空路13号

                  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2号楼1426室

邮编:430030 | 电话/传真:027-83692608
院长信箱:jcyb@hust.edu.cn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500332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