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华中科技大学基础医学院扶贫小队——2017级硕士党支部前往华中科技大学重点精准扶贫村孝昌县巴石村和十里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期间,队员们在学校驻村工作队队长田德生的带领下,和村民们同吃同住,通过走访村户、举办健康宣讲、社区义诊、参观种植区等活动,切身实地的感悟助力精准脱贫的意义,增强了了解社会、务社会的意识,从而为脱贫攻坚贡献自己的力量。感受到了农村面貌和村民精神的大变化。
孝昌县是重点贫困县,全县的贫困人口十二万,巴石村在籍户数308户,在籍人口数1191人,贫困户94户355人。再加上地理位置比较偏,与十里村、黄城村并称孝感县“东三省”,通常是无人问津之地。
2015年10月份,华中科技大学将巴石村列为重点扶贫村,选拔年轻干部下乡开展扶贫工作。自此孝昌扶贫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多项精准扶贫措施到村、到户,往日贫穷落后的村庄在国家政策的优化和各级干部的努力下逐渐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十里村村支书李明高表示,华中大的帮扶带动为两个村的发展带来了新活力。
实践期间,基础医学院17级硕士党支部成员分成三个小组走访村民,了解村民的身体健康状况。走访过程中队员们发现,村民们的健康问题主要集中在腰肩腿痛等与体力活、年龄有关的疾病。队员们为村民讲解了这些疾病日常所需注意的地方及缓解疼痛的措施。
针对村民们的健康状况,队员们在巴石村和十里村举行了健康宣讲活动,为村民测血糖、量血压,指导他们平时应该怎么预防高血压及高血压人群应该注意的事项。有的队员还发挥自身专业特长,为村民进行中医刮痧。宣讲和义诊活动受到村民们的青睐和好评,村民们围着队员们问了许多问题,同学们一一耐心给予解答。
“华中大的扶贫队伍来到我们村之后,村里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善”,巴石村村书记李汉民说, “学校经常派学生老师师生下来做慰问,有时是义诊,有时是支教,形式多种多样,大大改善了村民们的医疗健康知识以及日常护理意识,这次。华中大基础医学院为我们巴石村做的事情,村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李汉民动情地说。
村民们表示,同学们热情友好、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让他们深受感动。由于农村医疗条件差,健康意识、护理常识缺乏,有些人生了病总觉得扛一阵子就好了,并没有意识到这其实是一种潜在的隐患。正是同学们的宣讲,让大家都提高了健康防护意识。
活动结束后,村民们特意留下来表达对队员们的服务的感谢——深入村民生活的走访,为村民们的生活增添了新鲜活力,让村民们感觉被需要、被照顾;平易近人的交流态度,让村民们感觉自己被尊重;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让村民们觉得队员们是可以信赖的人。同时,村民们对队员们的这次健康扶贫活动表示满意,希望队员们能多来,能在村里常 住。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同学们获益良多。队长刘丹表示,实践虽然结束了,但是扶贫攻坚战仍在继续,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通过这次实践,让大家亲眼目睹、亲身体会了贫困地区的生活现状,直面社会生活的所有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社会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实现自身的价值。
队员文斌表示,“通过这次实践,我深入群众,了解到基层群众的健康状况,同时也看到了国家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作为一名基础医学院的学子,应该积极为国家的扶贫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队员周晓琪说:“此次扶贫活动,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乡村人民的热情和淳朴,也感受到在政府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扶贫活动的开展对乡村建设的积极影响,我们非常荣幸有这次机会,运用我们的所学所知,对孝昌县巴石村和十里村的村民们进行了一次疾病健康宣教,教会村民们如何预防疾病以促进大家的健康。希望村民的生活在扶贫政策下可以越来越好,希望我们此次的健康宣教活动能为扶贫政策的开展尽一点绵薄之力。”
队员李同侠们纷纷则表示,在全国上下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的背景下,我们将暑期社会实践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积极探索精准扶贫模式,助力脱贫攻坚,体现了我们基础医学院服务社会的担当,通过“短短三天的这次健康扶贫,对我基层有了更深入的地了解,对于扶贫政策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应利用自己的所学,尽可能为社会为他人做一份自己的贡献。”
华中大基础医学院每年都会开展各类社会活动,坚持把社会实践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让同学们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了解国情民情,锻炼成长,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文/王晶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