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成果  -  正文
基础医学院刘蓉教授团队揭示抑郁症相关树突可塑性损伤新机制

作者: 时间:2022-11-05 点击量:

10月28日,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系刘蓉教授课题组在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旗下期刊EMBO reports在线发表了题为CIP2A deficiency promotes depression-like behaviors in mice through inhibition of dendritic arborization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CIP2A蛋白功能缺陷在介导抑郁症相关突触可塑性损伤中的关键作用。



重度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疾病,随着社会工业化不断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抑郁症发病率逐年上升,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抑郁症患病率约3%5%。自从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由于社交隔离、经济衰退等影响,全球抑郁症发病人数进一步上升。该疾病严重限制患者的社会心理功能,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导致自杀几率显著上升。目前对抑郁症的治疗一线药物主要是靶向单胺类神经递质代谢的药物,然而,约30%的抑郁症患者对这种药物部分或完全耐药,因此,揭示抑郁症发病新机制,以此寻找新的干预治疗方式至关重要。

树突是神经元接受信息、维持细胞间连接并形成神经环路的关键结构。大脑可塑性和树突结构受损是重度抑郁症的典型病理特征,重度抑郁症患者海马和前额叶皮层较正常人明显萎缩,阐明树突生长缺陷的潜在机制可能为抑郁症的治疗提供新的分子靶点。AKT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是树突发育和突触发生的重要调节因子。研究发现一种在外周肿瘤组织中高表达并参与促进肿瘤生长的蛋白CIP2A在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树突发育中起到关键作用。CIP2A通过抑制蛋白磷酸酯酶PP2A活化AKT,从而促进树突生长。CIP2A缺失导致小鼠出现抑郁样行为和树突分支受损,在CIP2A缺失小鼠脑内重新活化AKT可以逆转上述变化。上述研究结果证实CIP2A-PP2A-AKT信号途径缺陷在抑郁症相关树突可塑性损伤中的关键作用。这些发现揭示了抑郁症发病新的分子机制,为寻找新的疾病干预靶点提供了有价值的研究资料。



本研究工作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系刘蓉教授团队和波士顿大学满恒业教授团队合作完成,华中科技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系博士研究生胡文婷、刘扬震宇为共同第一作者。刘蓉教授是教育部神经系统重大疾病重点实验室科研骨干,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信号转导专委会委员,带领研究团队开展重大神经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症、抑郁症机制研究多年,取得丰硕成果。本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华中科技大学创新研究基金等资助。


论文信息:https://www.embopress.org/doi/full/10.15252/embr.202254911


学院地址: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航空路13号

                  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2号楼1426室

邮编:430030 | 电话/传真:027-83692608
院长信箱:jcyb@hust.edu.cn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500332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