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正文
基础医学院举办诺奖解读科普讲座

作者: 时间:2019-10-16 点击量:

   北京时间2019年10月7日下午5点30分,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公布,获得者有三位,他们分别是来自哈佛医学院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的威廉·凯林( William G。 Kaelin, Jr。),牛津大学和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的彼得·拉特克利夫( Peter J。 Ratcliffe) 以及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格雷格·塞门扎(Gregg L。 Semenza)。获奖理由:表彰他们在理解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变化机制中的贡献。




   1011日,由我院青年学者联合会主办的诺奖解读科普讲座在同济医学院一号教学楼4中教室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由杨想平教授主持,邀请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系张冬雷教授为大家做了一场题为“揭秘细胞如何感知氧气”的讲座。来自各院系的老师、研究生和本科生积极参加了本次讲座活动。

首先,张教授从人体感受血液中氧气出发,按科研工作发表的时间顺序向大家介绍科学家们如何发现细胞感受氧气的机制。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科学家Gregg L. Semenza致力于对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转录调控的研究,成功寻找到调控EPO表达的顺式作用元件(HRE),并于1992-1995年间成功分离其反式作用因子HIF-1蛋白。1990年代末,美国科学家William G. Kaelin发现VHL出了问题,HIF-1α就会长期存在下去,而原本在正常细胞当中,只要氧供给正常,HIF-1α就会不断被细胞自己降解掉。之后,英国科学家Peter J. Ratcliffe发现VHL是一个E3泛素连接酶,专门负责给HIF-1α蛋白打上泛素这种标签,当VHL出问题时,HIF-1α无法再获得泛素标签,也就无法再被细胞分解处理掉了。2001年时该通路的最后一块拼图被拼接上,发现有氧状态下羟化HIF-1的脯氨酰羟化酶。

张冬雷教授向大家介绍了HIF-1通路的应用前景。三位科学家阐明了人类和大多数动物细胞在分子水平上感受氧气含量的基本原理,揭示了其中重要的信号机制,为贫血、心血管疾病、黄斑退行性病变以及肿瘤等多种疾病开辟了新的临床治疗途径,他们的工作正在并将继续造福人类。



活动最后,大家反应热烈,纷纷表示张冬雷教授这场诺奖解读的报告非常精彩,把科学逻辑、科学精神做了很好的宣讲,并就细胞感受氧气相关的一些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本次科普讲座活动圆满结束。




张冬雷教授简介:

   华中科技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9年国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一直从事非编码RNA对基因表达的转录后和表观遗传学调控,以及细胞骨架组装的时空调控研究。近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enceJournal of Cell BiologyeLifeCurrent Biology等国际主要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学院地址: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航空路13号

                  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2号楼1426室

邮编:430030 | 电话/传真:027-83692608
院长信箱:jcyb@hust.edu.cn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500332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