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工作
科研工作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研工作

生理学系作为基础医学院的教学科研单位,承担相应教学和科研任务。同时也是“药物靶点设计与药效评价”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以及华中科技大学脑研究所的参与单位,从事相关科学研究。生理学系定位于基础研究,研究方向紧密围绕自然科学和临床医学的关键问题,紧密结合和充分发挥实验室的特色,结合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行为学、电生理、形态学、生物信息学等技术,具有鲜明的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特色。

生理学系共有全职教职员工20人,客座教授2人。教授共计6人,副教授4人,讲师6人,中级职称技术人员4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双聘客座),硕士研究生导师7人,博士研究生导师6人,1人入选中组部“计划”,2人入选中组部“青年计划”,1人入选湖北省“百人计划”。近年来先后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8项,教育部课题5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华中科技大学自主创新基金和科学研究项目15余项,总资助金额约500万元。近五年发表SCI论文27篇,累计影响因子88,其中A类科研论文10篇,B类科研论文15篇,团队科研水平和学术地位大幅提高;获批实用新型专利2项。

生理学系长期与德国科隆大学Jürgen Hescheler教授进行干细胞方面的科研合作。近年来邀请蒲慕明院士,Prof. Hescheler,Prof. Qiang Wang,Dr. Bohele等国内外知名专家10人次来我系进行科研交流和学术讲座。

我系教师近年来还一直担任湖北省生理学会/武汉市生理学会理事长和秘书长等职务。牟阳灵教授当选中国生理学会理事,张斌教授当选中国生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并有多名教师担任湖北省生理学会/武汉市生理学会理事。

此外,我系多位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学术界事务,担任SCI期刊审稿人:牟阳灵、张斌、席姣娅和梁华敏等老师分别承担Life Science, Tissue Engineering, PLOS One,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等5类SCI期刊的评阅。

近年来生理学系教师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的高影响因子的学术论文有:

1. Zhu H, Yan H, Tang N, Li X, Pang P, Li H, Chen W, Guo Y, Shu S, Cai Y, Pei L, Liu D, Luo MH, Man H, Tian Q, Mu Y, Zhu LQ, Lu Y. Impairments of spatial memory in an Alzheimer's disease model via degeneration of hippocampal cholinergic synapses. Nat Commun. 2017 Nov 22;8(1):1676.

2. Zhang T, Pang P, Fang Z, Guo Y, Li H, Li X, Tian T, Yang X, Chen W, Shu S, Tang N, Wu J, Zhu H, Pei L, Liu D, Tian Q, Wang J, Wang L, Zhu LQ, Lu Y. Expression of BC1 Impairs Spatial Learning and Memory in Alzheimer's Disease Via APP Translation. Mol Neurobiol. 2017 Nov 13. doi: 10.1007/s12035-017-0820-z.

3. Wang S, Shi X, Li H, Pang P, Pei L, Shen H, Lu Y. DAPK1 Signaling Pathways in Stroke: from Mechanisms to Therapies. Mol Neurobiol. 2017 Aug;54(6):4716-4722.

4. Yan H, Pang P, Chen W, Zhu H, Henok K A, Li H, Wu Z, Ke X, Wu J, Zhang T, Pan K, Pei L, Han Y, Lu Y. The Lesion Analysis of Cholinergic Neurons in 5XFAD Mouse Model in the Three-Dimensional Level of Whole Brain. Mol Neurobiol. 2017 Jun 8. doi: 10.1007/s12035-017-0621-4.

5. Tang N, Wu J, Zhu H, Yan H, Guo Y, Cai Y, Yan H, Shi Y, Shu S, Pei L, Lu Y. Genetic Mutation of GluN2B Protects Brain Cells Against Stroke Damages. Mol Neurobiol. 2017 Apr 29. doi: 10.1007/s12035-017-0562-y

6. Shu S, Zhu H, Tang N, Chen W, Li X, Li H, Pei L, Liu D, Mu Y, Tian Q, Zhu LQ, Lu Y. Selective Degeneration of Entorhinal-CA1 Synapses in Alzheimer's Disease via Activation of DAPK1. J Neurosci. 2016 Oct 19;36(42):10843-10852.

7. Du H, Deng W, Aimone JB, Ge M, Parylak S, Walch K, Zhang W, Cook J, Song H, Wang L, Gage FH, Mu Y. Dopaminergic inputs in the dentate gyrus direct the choice of memory encoding.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6 Sep 13;113(37):E5501-10.

8. Jin H, Pei L, Shu X, Yang X, Yan T, Wu Y, Wei N, Yan H, Wang S, Yao C, Liu D, Tian Q, Wang L, Lu Y.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of Learning and Memory Decays by Salidroside Stimulation of Neurogenesis in Aging. Mol Neurobiol. 2016 Mar;53(2):851-66.

9. Pei L, Wang S, Jin H, Bi L, Wei N, Yan H, Yang X, Yao C, Xu M, Shu S, Guo Y, Yan H, Wu J, Li H, Pang P, Tian T, Tian Q, Zhu LQ, Shang Y, Lu Y. A Novel Mechanism of Spine Damages in Stroke via DAPK1 and Tau. Cereb Cortex. 2015 Nov;25(11):4559-71.

10. Mu Y, Zhao C, Toni N, Yao J, Gage FH. Distinct roles of NMDA receptors at different stages of granule cell development in the adult brain. Elife. 2015 Oct 16;4:e07871.

11. Pei L, Shang Y, Jin H, Wang S, Wei N, Yan H, Wu Y, Yao C, Wang X, Zhu LQ, Lu Y. DAPK1-p53 interaction converges necrotic and apoptotic pathways of ischemic neuronal death. J Neurosci. 2014 May 7;34(19):6546-56.

目前生理学系主要科研方向为:

① 神经生理学

② 干细胞研究

③ 心血管生理

④表观基因组学与精准医学

具体课题组研究方向如下:

牟阳灵教授

研究方向:围绕学习记忆的一般规律和神经机制,从分子、细胞和神经网等不同层面研究大脑可塑性的功能、表现形式、内在机理和调节因素,重点聚焦在解析海马依赖性记忆相关的神经环路,成年海马神经发生的调控机制及功能

1996年于华中理工大学获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士学位。1999年获清华大学生物物理学硕士学位。2006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分子与细胞生物学博士学位,博士期间以非洲爪蟾的视觉系统为模型,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早期神经环路建立过程中突触连接精细修整的机制。2007-2012年在美国Salk Institute从事博士后研究,重点以小鼠为模式动物探索成年期海马神经发生与学习记忆的相互作用。2012年底回国工作,在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担任研究员,同年入选中组部“青年”计划。2014年1月受聘为华中科技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

何西淼教授

研究方向:DNA甲基化,核小体排布与组蛋白修饰在细胞分化中的功能研究;甲基化CpG的高突变率在基因调控与疾病中的功能研究;核小体介导的转录因子协同作用的表观遗传学研究;以个人基因组/表观基因组测序为载体,以癌症和神经系统退化性疾病为切入点开展精准医疗研究

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生理学系主任,基因组与蛋白质组研究中心主任。中组部第十三批“青年计划”获得者。长期从事基因组学,表观基因组学与生物信息学研究。博士阶段师从我国基因组学奠基人之一,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于军副所长。曾长期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从事DNA甲基化与核小体分布等表观基因组学研究。现主要研究方向为表观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和转化医学。已在Nature、Genome Research、PLoS Biology、Nucleic Acids Research、Epigenetics & Chromatin、BMC Genomics、Genome Biology and Evolution、PLoS One等杂志上发表文章27篇,总引用1900余次,总影响因子180多分。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文章15篇,总引用500余次,总影响因子80多分,单篇引用最高140余次。H10-index为11。国际计算生物学协会(ISCB)与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HUGO)成员。2016年8月起至今,担任Evolutionary Bioinformatics副主编。2016年9月受聘为华中科技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

张斌教授

研究方向:以神经肌肉接头为模型研究神经突触形成发育的分子机制;神经肌肉接头相关的神经疾病的发病机理

1996年和1999年于武汉大学分别获得病毒与分子生物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02年于北京协和医科大学获得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2003年赴美先后在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和Medical College of Georgia进行研究工作。在美期间主要从事神经肌肉接头形成发育的分子机制,以及神经肌肉接头相关的神经疾病的发病机理研究,并在Neuron、Journal of Neuroscience等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2013年12月回国工作,受聘为华中科技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系教授。

吕义晟教授

研究方向: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理;杏仁核与恐惧记忆相关环路的调节机理;神经肌肉接头相关疾病的发病机理

1996年于华中理工大学获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士学位。2007年获清华大学理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果蝇嗅觉学习记忆的分子机制。2008-2015年在美国Medical College of Georgia进行博士后研究,重点探索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理,以及神经肌肉接头相关疾病的发病机理。在Neuron、Journal of Neuroscience、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等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2015年受聘为华中科技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

江漫教授

研究方向:神经环路发育的分子机制;自闭症、精神分裂症和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研究新的致病基因

2012年在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13年1月至2017年11月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师从诺贝尔奖得主Thomas C. Südhof教授,留美期间主要研究自闭症的神经环路机制,共在Molecular Psychiatry,Neuron,PLoS Biology,Cerebral Cortex等期刊发表论文6篇。

席姣娅副教授

研究方向: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干细胞源心肌细胞功能研究

2005年6月于华中科大同济医学院获硕士学位。2006年10月受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赴德国科隆大学留学,师从Prof.Dr. Juergen Hescheler和Prof. Dr. Konrad Brockmeier,2009年8月获德国科隆大学医学哲学博士(Ph.D.)学位。2009年10月回国任教并在华中科技大学 “中德干细胞中心”工作。 主要从事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干细胞源心肌细胞功能研究。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No. 31100828),教育部留学回国启动基金一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No. 2011CDB363),华中科技大学校创新基金课题4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参与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一项。以通讯作者、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10篇。

王维副教授

研究方向: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生理特性;海马神经元突触传递与突触可塑性

1999年06月于武汉大学医学院(原湖北医科大学)获学士学位,2004获武汉大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生理系任教。2011年至13年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系Dr. Min Zhou实验室进行为期两年的博士后工作。目前主要从事双孔钾通道对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电生理特性的影响,以及海马神经元突触传递与突触可塑性的调控机制。已发表SCI论文7篇,其中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SCI论文4篇。副主编《医学机能学实验教程(第三版)》,参编《肝脏病学(第三版)》。

罗娟副教授

研究方向:神经损伤修复;干细胞研究

2001年毕业于同济医学院医疗专业,获学士学位,2001年9月在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生理学系读研究生,研究雌激素对大鼠海马神经突触电活动的影响,2004年6月获硕士学位(神经生理)。同年7月留校生理系工作。2007年3月获全额奖学金赴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医学院神经创伤中心攻读博士学位。2011年1月获该伦敦大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神经再生领域,侧重于基因和细胞疗法。 在英学习期间曾代表系部参加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脊髓损伤学习及英国剑桥大学大脑损伤研究中心学习交流项目。

梁华敏 副教授

研究方向:干细胞研究;心血管生理

1999年07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原武汉同济医科大学)获学士学位,毕业后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生理系任助教。于2009年2月在德国科隆大学神经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任教并在华中科技大学的“中德干细胞中心”协助主持该中心的工作。2010年被聘为副教授。“中德干细胞中心” 和德国科隆大学神经生理研究所Hescheler教授和已有10多年的合作关系,多名学生和教师被派遣至合作方学习工作。长期来主要从事心肌细胞胚胎发育依赖性变化以及干细胞源的心肌细胞功能鉴定并研究小鼠胚胎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定向分化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现致力于研究优化干细胞移植效应的条件。已发表SCI论文17篇,其中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SCI论文11篇。

高琳琳讲师

研究方向:周围神经系统与慢性痛;神经生理学;心血管生理学

2000年06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原武汉同济医科大学)获学士学位,毕业后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生理系任助教。于2005年聘为讲师。2006年10月由国家留学基金委中英卓越计划资助赴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2010年10月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已发表SCI论文10篇,其中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SCI论文2篇。

宋元龙讲师

研究方向:心血管生理

2000年07月于济宁医学院获学士学位。2003年07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获硕士学位。毕业后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生理系任助教。于2010年于曼彻斯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任教。目前主要从事房颤机制的研究。已发表SCI论文3篇。

朱敏洁讲师

研究方向:心血管生理学;干细胞研究

2003年获华中科技大学心内科硕士学位,2008年获得华中科技大学生理学博士学位。曾受中国留学基金委“中德科技合作PPP项目”资助作为访问学者赴德国科隆大学神经生理研究所研修心梗模型构建和细胞移植后在体追踪和心功能评价,熟练掌握小鼠和大鼠心梗模型构建、心外膜下注射、小动物MRI检测和心功能评价等技术。

郑云洁讲师

研究方向:心血管生理

2004年07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获硕士学位。毕业后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生理系任助教。2004年湖北省暨武汉市生理学会理事 。2012年赴德国科隆大学神经生理研究所进行博士后工作。

朱厚泽讲师

研究方向:阿兹海默症与肠道微环境;阿兹海默症影像学

2011年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2014年硕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专业,2017年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专业,博士毕业后留校担任讲师。博士期间主要从事神经环路和退行性疾病(阿兹海默症)的相关研究,以第一作者及同等贡献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篇,参与学术论文6篇。

杜会芸讲师

研究方向:海马相关学习记忆神经环路

2013年在电子科技大学获得硕士学位,2013年7月-2014年9月就职于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情绪情感相关神经环路。2017年6月于华中科技大学生理学获博士学位。2017年10月入职基础医学院生理系。研究方向为海马相关学习记忆神经环路。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利用免疫荧光、行为学、在体电生理、离体电生理结合光遗传等多种实验方法研究情绪情感影响海马依赖记忆的神经环路,包括中脑多巴胺系统、蓝斑去甲肾上腺素系统、基底前脑胆碱能系统和中缝背核五羟色胺系统对海马齿状回神经元活动的调节及其影响学习记忆的机制。2)海马齿状回编码空间记忆的机制。关于多巴胺调控海马齿状回记忆编码的神经机制的研究成果2016年一作发表在PNAS上。